來日大難, 口燥唇干。
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經歷名山,芝草翻翻;
仙人王喬,奉藥一丸。
自惜袖短,內手知寒。
慚無靈輒,以報趙宣。
月沒參橫,北斗闌干。
親交在門,饑不及餐。
歡日尚少,戚日苦多,
以何忘憂?彈箏酒歌。
淮南八公,要道不煩,
參駕六龍,游戲云端。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瑟調曲》
這是一首宴會時主客酬唱的祝酒詩。“‘善哉’者,蓋嘆美之辭也。”(郭茂倩《樂府詩集》)感嘆世患無常,勸人及時行樂。
第一、二解主人致辭。 “來日大難,口燥唇干。”口燥唇干,是人們處在艱難困苦中的形狀描繪。詩歌起調急促,反映了人世滄桑、禍福難測的憂患心理。下二句調子變緩,導出“今日相樂,皆當喜歡”的及時行樂的主題。勸客有飲當盡,有酒當醉。亍客套中寓人生嗟嘆。享樂必須要有年壽保障,第二解的四句詩,主人借用神仙服藥的傳說,表達了頌客壽耇的美意。《列仙傳》:“王子喬,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二十余年后來于山上,告桓良曰: ‘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緱氏山頭。’果乘白鶴駐山嶺,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而去。”
第三解客人作答。 “自惜袖短,內(納)手知寒。慚無靈輒,以報趙宣。”前二句以袖短不能納手喻自己的寒磣;后二句用典:餓漢靈輒得趙宣子賜食而存活,并當了晉靈公的衛士。后趙宣子遭靈公衛兵追殺,靈輒倒戈救護以報當年活命之恩。(事見《左傳·宣公二年》)表示無以報答主人的厚待。
第四解又是主人致辭。 “月沒參(星宿名)橫,北斗闌干(橫斜)”是長夜快盡的景象;“親交在門,饑不及餐”一作“親交在門,忘寢與餐。”親友到來高興得寢食俱忘,可見主人歡迎賓客情意之誠。
末二解以客人致答作結,與主人祝詞首尾應和。第五解感嘆人生歡少憂多,當彈箏歌酒及時行樂,顯示主客情意的融洽和酒酣歡樂的氣氛。第六解用典祝頌主人長壽。“淮南八公,要道(指神仙之道)不煩,參駕六龍(用六龍駕車升天),游戲云端。”西漢淮南王劉安好服食求仙,相傳和門客蘇非、李上等八人一同升天仙去。(見《淮南子》)此以淮南王比頌主人,也即曹植《箜篌引》“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的詩意。
本詩為四言體,古拙渾樸。從這幅宴樂飲酒圖中,可看到當時社會的交際風俗和世人心態。
上一篇:《唯有歌聲才是自己的》原文|賞析
下一篇:《地驅樂歌辭》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