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送歡板橋灣,相待三山頭。
遙見千幅帆,知是逐風流。
其二
風流不暫停,三山隱行舟。
愿作比目魚,隨歡千里游。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西曲歌》
晉元帝渡江后,即位建業。當時南遷之民為解決生計問題,不少人投入商業活動。南朝時期,建業、江陵等沿江城市商業一度極為繁榮。據《南齊書·良政傳·序》記載:“永明(齊武帝年號)之世,十許年中,百姓無雞鳴犬吠之驚。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聲舞節,袨服華妝。桃花綠水之間,秋日春風之下,蓋以百數?!鄙倘私o城市帶來繁榮的同時,也改變了社會風氣。商人追逐風情一時成為時尚,這其間就產生了為數眾多的商人思婦之辭。其中尤以“西曲”為烈。
“西曲”產生于商業繁榮的長江、漢水沿岸一帶。反映的生活面較“吳歌”稍廣。由于地區差別與歌者的身份不同,兩者內容上亦有差別。它多寫水上船邊旅客商婦的離別的愁苦,與“吳聲”的家庭風味在情調上有明顯的差異。這兩首《三洲歌》就是寫商人和情人分別之事的。《古今樂錄》說:“《三洲歌》者,商客數游巴陵,三江口往還,因共作此歌?!薄短茣分尽芬舱f:“《三洲》商人歌也?!?/p>
第一首寫女子送別作為商人的戀者,希望他能一帆風順平安歸來。
“送歡板橋灣”,首句開門見山,點明送別和送別的地點?!鞍鍢驗场保赡芫褪恰端洝そⅰ分械陌鍢蚱郑x下句提到的“三山”很近。接著,作者不是繼續寫別時的情景,而是忽然將筆鋒宕開,描繪女子等候戀人平安歸來的景象。 “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登上三山,即可望見灣口和江面。 “相待三山頭”,寥寥五字就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女子想象中的懷人盼歸圖:江邊岸上,一位女子佇立山頭,翹首凝望,等待著戀人回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心中不斷地交織著希望和失望。女主人公在送別之時就設想以后痛苦的盼歸情形,更顯出她當時和戀人的戀戀不舍,并從中透出幾分不安和擔心。
三、四兩句“遙見千幅帆,知是逐風流”,寫女子又回到送別的現實情景中來。她送走戀人后,仍不愿馬上離去,而是滿懷深情地極目眺望,但見茫茫江天之際有千帆競發,心想漸漸遠去的戀人所乘之舟或許就在其間,正一齊乘風破浪向前行駛呢?!帮L流”一詞在這里是雙關語,既指江風和流水,又含“風流樂事”的“風流”意。所以第四句表面上是寫戀人的行舟乘風逐浪,實際暗示戀人可能會去追逐風流之事。商人重利,為了經營而輾轉各地,所去之處或者也會出現“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襄陽樂》)的情況,因此女子擔心戀人“逐風流”是很自然的事,而這也正表明女主人公對戀人的一往情深。這兩句既描繪了如畫的江景,又刻劃了女子送別時的復雜心態,交待了她戀戀不舍中夾雜的不安、擔心之所在,顯示出情景交融,含蓄蘊藉的特點。
第二首緊承第一首而寫,表達女主人公要和戀人永遠相愛,誓不分離的美好愿望。
“風流不暫停,三山隱行舟。”戀人所乘行舟,乘風逐浪,越行越遠。此時女子肝腸斷絕,痛苦不堪,她多么希望江風和流水能停留一下,行舟不再前進,讓自己再多看一眼戀人的身影??墒墙L流水無情,仍然駕著船只奔騰而去。行舟漸漸被三山所隱沒,從視線中消失了。 “不暫停”三字寫出了女主人公難舍難分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而“風流”一語仍包含著風流之事的意思,所以這兩句在眷戀中依舊夾雜著不安的成分。如何在這苦苦煎熬中解脫出來?接著女子忽發奇想:
“愿作比目魚,隨歡千里游?!薄氨饶眶~”,是鰈形目魚類的總稱,相傳須二魚相并而行。女主人公愿意化作比目魚,縱然天涯海角,也要隨戀人而游,這樣既可解脫別離之苦,又可免去不安之慮。這兩句和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中的“愿作郎馬鞭,出入擐郎臂”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表現了女主人公永不分離的美好愿望和對愛情的執著態度。
這兩首《三洲歌》所寫的男女之間的愛情,與《吳聲歌曲》一樣熾熱濃烈,但所刻劃的女子依戀中交織著不安的復雜心態,又是《西曲歌》中商人思婦題材所特有的。藝術上,它們想象豐富,比喻貼切,雙關語的運用使得表情達意更加委婉雋永。
上一篇:《七月》原文|賞析
下一篇:《上山采蘼蕪》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