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貴州省·貴陽甲秀樓》古詩詞賞析大全
甲秀樓,在貴陽市南明河鰲磯之上。鰲磯是南明河中的一塊巨石,明朝萬歷年間巡撫江東之在此筑堤聯結南岸,并建一樓以培風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天啟元年(1621年)焚毀,總督朱燮元重建,更名來鳳閣。復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撫田雯重建,復用甲秀樓舊名。樓有閣三重,飛甍刻桷,頗稱杰構。歷乾隆、光緒、宣統三朝,或增建或重修,規制仍存原貌。樓立江中,右依觀音寺、翠微閣,是云木蕭疏、琳宮璀璨的“南郭勝景”所在;前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和嘉慶二年(1797年)鑄的大鐵柱2根,各長3米以上,六面有字,是鄂爾泰開古州、勒保平南籠的“銘勛”遺跡。下為浮玉橋,如長虹臥波,橫亙江流。
甲秀樓
紅日東升黔之陽,照遍地下百寶藏。
稀有金屬最可貴,戰略前途更輝煌。
閑步跑上東山頭,貴陽全景一望收。
新城氣旺舊城盡,不愧雄奇冠此州。
[詩名] 過貴陽 (四首選二)
[作者] 陳毅,1959年冬到貴州視察時作。
[注釋] ●黔之陽:貴陽市在南明河(黔江支流)的北岸;水之南稱陰,水之北稱陽,故稱貴陽。●稀有金屬:貴州山區蘊藏著豐富的地下稀有金屬礦藏,如汞在全國居首位,其他如鉛、鋅、鋁、銻等也極豐富。
樓占鰲磯聳秀觀,橋爭錦浪碧涵天。
蕭疏云樹煙霞邈,攬勝蓬瀛咫尺間。
[詩名] 貴陽甲秀樓
[作者] 王樹遠
上一篇:關于描寫《廣東省·貪泉》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河北省·趙州橋》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