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夫
【作者介紹】
鄭善夫(1485—1523),字繼之,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時年二十。正德六年(1511),始為刑部主事。當(dāng)時劉瑾雖誅,嬖臣江彬等仍弄權(quán),他憤而告歸,筑少谷草堂于金鰲峰下,并筑遲清亭,意為以俟天下之清。其《亭子》詩有“八月商聲疏病葉,滿城暝色起寒蛩。身孤舊國翻成客,世短長年是惱公”語。
后起為禮部主事,進員外郎。武宗將南巡,他本非諫官,卻偕同列切諫,言詞極為激烈,有非臣子所敢言者,如疏中勸武宗正心去邪,“則一切荒淫悖謬之事,將自追悔不暇”。對皇帝怎么能說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武宗當(dāng)廷杖責(zé),罰跪五日,此亦封建皇朝對士大夫特有的怪現(xiàn)象,一時死者貶者削職者甚多。他更作疏草,置懷中,囑其仆曰:“死即上之。”幸而未死,乃力請告歸。世宗即位,用薦起任南京吏部郎中。便道游武夷,風(fēng)雪絕糧,中寒得疾,返家二日而卒。有《少谷集》。高瀔《冬日過少谷墓下》云:“生死丈夫元不二,妻孥友道竟何孤。”
《明史》云:“閩中詩文,自林鴻、高棅后,閱百余年,善夫繼之。”其詩以氣格為主,以悲壯為宗,間有枯拙之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卷十,論善夫詩“好盤硬語,往往氣過其辭,雖語出杜陵,實有類山谷者”。這是說得中肯的,但下云:“當(dāng)時孫、鄭并稱,孫非鄭敵。”孫指孫一元。此則仁智之見,并非篤論。
錢謙益《列朝詩集》云:“林尚書貞恒撰《福州志》,刺少谷專仿杜,時匪天寶,地遠拾遺,以為無病而呻吟。以毅皇帝(指武宗)時政觀之,視天寶何如,猶曰無病呻吟,則為臣子者將請東封頌巡狩而后可乎?甚矣,尚書之傎也。”(“傎”,通顛倒之“顛”)錢說頗為有見。
上一篇:《競渡謠》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野田行》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