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華不注山送公瑕①
鴻雁高飛木葉丹,逍遙臺上一憑闌②。浮云不動孤峰起,落日長臨二水寒③。多病故人書未達④,中原秋色醉相看。預愁匹練江南道⑤,極目吳門駐馬難。
①華不注,山名,在作者故鄉濟南東北。公瑕,周天球,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錢謙益《列朝詩集》謂其詩“大率聲調雄壯,規摹王(世貞)李(攀龍),去吳中風雅遠矣”。 ②逍遙臺,山東滕縣故薛城東南有逍遙臺,然其地離華不注甚遠,此或借喻。 ③二水,指黃河與濟水。④“多病”句,孟浩然《歲暮歸南山》:“多病故人疏。”杜甫《月夜憶舍弟》:“寄書長不達。” ⑤匹練,形容白馬飛馳。李白《贈武十七諤》:“馬如一匹練,明日過吳門。”因李白詩言“明日”,故本句用“預愁”。
【說明】 詩當是與周天球同登華不注后而作。五六兩句,言自己因為多病,對故人疏于音信,故醉中應該多多賞覽中原秋色。末句側寫惜別,婉轉而懇切,意思是天球回到故鄉,想起今日一同登臨的依依之情,預料必多惆悵,難以駐馬了。
上一篇:《王廷相》詩賞析
下一篇:《登太白樓》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