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朱有燉·義勇辭金(第二折)
三國時,曹操在下邳與劉備交戰,劉備敗走,關羽被迫降曹。曹操為使關羽忘卻劉備,為己所用,讓張遼送去黃金美女,意欲厚恩收買。然關羽心懷結義,志守孤忠,財色不動其心,爵祿不移其志。為報答曹操的知遇不殺之恩,欲在離開曹營之前立一大功。恰好此時袁紹派大將顏良進攻曹操,操軍無人能夠抵擋,關羽挺身而出,沖入百萬軍中,斬了顏良,解了白馬之圍。關羽給曹操留了一封書,并把往日所賜之金銀,盡封府庫之內,帶著甘夫人及其子去尋劉備。有人建議曹操,不要縱龍歸海,免生后患。但曹操嘉許關羽的忠義,不忍加害,還讓人送去筵席餞行。
(凈扮夏侯惇上云)排兵布陣不曾贏,對壘相持嚇了魂。敵國要知吾姓字,我是畏刀避箭夏侯惇。自家在曹公麾下,官建武將軍。今有冀州牧袁紹,兵馬屯駐官渡,要與俺家廝殺。蒙曹公差俺與蕩寇將軍張遼,偏將軍關羽迎敵。俺十八般武藝,到有十九般不高,怎生是好? (扮小軍上云) 報報報,報將軍得知!袁軍中大將顏良搦戰。(凈做慌問云) 那顏良使甚兵器? (小軍云) 手執丈二點鋼槍,身掛七星烏油鎧,頭戴三尖紫金冠,腰系八寶獅蠻帶。不知將軍使甚兵器? (凈云) 他不濟! 他不濟!你聽我說! 我的軍兵呵,也不被衣袍鎧甲,也不戴皮盔鐵面,也不用金鼓旗旛,也不使槍刀弓箭。不與他對壘相持,不與他苦爭鏖戰。便點起十萬軍卒,一個人與他一瓣大蒜。(小軍問云) 你不和他廝殺, 卻與他一瓣大蒜怎地? (凈云) 你不知兵法,不曾看孫子書。孫子云:“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乎不算乎?!边@不是有蒜多的便勝了? (打住) (外扮顏良上云) 自家是袁本初手下上將顏良。今日統領大軍,到于白馬之地,與曹軍對敵。那陣上強將出馬! (凈上做對敵科,做敗走科) (外虛下) (末扮關云長上云) 聞知顏良戰敗夏侯惇,俺到陣前試看一回。(凈急走上云) 關大王! 關大王! 你若殺了顏良,趕退了他的軍馬,小人備辦豬頭三牲謝將! (末云) 你如何這等慌張? 我覷顏良如同小可也呵! (末唱)
【雙調新水令】 料顏良不是萬夫敵。迎著我三停刀,敢教他撧蔥般人脆。我這里歡騰施武略,談笑說兵機。欲待解白馬重圍,向陣前獨自立。
【駐馬聽】 也不索后擁前揮,整頓下猩血征旄烈火旗。我子待一人一騎, 披掛了絳紅鎧甲滲金盔, 寶雕鞍鞴赤狻猊, 朱纓槍插絨條系。 我若是展雄威,便是鐵叉山也蕩做平川地。
(末云) 我也不用兵卒,自去陣前觀看一遭去也。(凈云) 苦也! 苦也! 俺千百萬軍尚且被他殺敗,你只一人一騎,如何去得? (末笑云) 你好無膽量也! (末唱)
【喬牌兒】 你說的膽太虧,我看來輕容易。他便有貔貅萬隊成何濟?有幾個會相持,能對壘。
(末云) 你看他那邊陣勢己擺定了,不知顏良可在中軍哩! (末唱)
【平沙奏凱歌】 我子見擺槍刀雁翅齊,列戰馬魚鱗砌,喊征卒猛虎聲,布陣腳長蛇勢。冬冬地擊征鼙,豁豁地摩征旗。一任他元帥千兵涌,俺這里將軍八面威。(凈云) 他百萬軍中,只怕你獨自進去不得! (末唱) 你莫得遲回。試看我萬隊里施英藝,(凈做怕科) (末唱) 也不索驚疑! 管教你三軍中奏凱歸。(末凈虛下)
(外上白) 自家是上將顏良。早間一陣,把曹軍殺敗了。如今不免再擺陣勢,等待曹軍搦戰咱。(末急走上做剌顏良科) (眾軍喊散科) (末挺盔場上轉唱)
【沽美酒】 入袁軍陣隊里,刺顏良若兒嬉。我將這帶血兜鍪手內提。只一人一騎,回到俺大營內。
【太平令】 殺的他敗殘軍,明晃晃槍刀滿地,丟棄的亂紛紛衣甲成堆。逃命的俏沒促林中藏避,投降的戰篤速馬前齊跪??旒裁φf知就里,向軍中慶喜,早報了曹公恩義。
(凈上笑迎) (末云) 百萬軍中剌了顏良,早解了白馬之圍也!(末唱)
【川撥棹】 你恰才笑微微,蠟槍頭不似你! 聽的道吶喊搖旗,擂動征鼙,戰馬頻嘶,信炮如雷。呀! 早嚇的蠟膽般黃了面皮,到如今刬地說甚兵機?
(末云) 上緊收軍回去! 將搶的那圖書輜重,車輛器械,都隨營便回者。(末唱)
【七弟兄】 莫遲收拾把軍催,將圖書輜重隨營內。奏一曲鐃歌鼓吹振兵威,使兩個佳音報捷飛塵騎。
(末云) 眾軍! 可喜可喜! 今日凱還,正值三月春天,路上好景致也。(末唱)
【梅花酒】 領兵卒得勝回,恰節近寒食。在官路驅馳,正溫暖天氣。柳垂著金線重,草長的翠茵齊。聽樹里囀黃鸝鸝,看花底燕爭泥。孤村外暖煙迷,小橋畔水平堤。倚雕鞍醉春暉,卸袍鎧換單衣。
【收江南】望元戎寶寨勢巍巍,鞭敲金凳凱歌歸。子我這胸中豪氣吐虹霓,于國家濟困危,只顧得太平無事罷征旗。
(末云) 俺方才斬了顏良,卻早己想起哥哥在袁紹處,不知何日相見也? (末唱)
【離亭宴煞】 英雄自古英雄對,知恩怎肯忘恩義。不由人不自顛自摧,孤忠常把人心系。憶玄德空垂淚,欲待向曹公拜啟。今日個斬上將解重圍,便是我報深恩建勛績。(下)
搦 (nuo諾) 戰: 挑戰。搦,挑惹。鏖戰: 激烈戰斗。打?。?停止表演,略作休息,然后起鑼鼓由其他腳色上場。撧(jue決) 蔥: 把蔥折斷。狻猊 (suan ni酸倪): 獅子,這里比喻戰馬。貔貅 (pi xiu皮休):猛獸,這里比喻勇猛的軍士。征鼙: 戰鼓。兜鍪: (mou謀) 頭盔。俏沒促: 形容無聲而快的動作。 戰篤速: 戰戰兢兢。 蠟槍頭: 蠟鍪的槍頭,比喻中看不中用。劃(chan產) 地: 還,怎的。鐃歌鼓吹: 軍樂。自顛自摧: 自己內心因某件事放不下而受到折磨。
此劇著意宣揚關羽的義氣,把他當作義氣的化身來加以歌頌。這種義氣在關羽身上有多方面的具體體現,一是甘夫人勸他殺了曹操,然后逃走。關羽認為這樣暗地里謀算人,有礙于義,大丈夫行事當轟轟烈烈,明如日月。二是張遼送來黃金美女,并勸說他歸順曹操。斬顏良后,曹操又賜以黃金百斤,白銀千兩,并授予關內侯爵。但都遭到了拒絕。表現了關羽為了義而富貴不能淫的品質。三是定要報恩后而去。在關羽認為,有恩定當相報,不報就是不義。四是臨走前把賞賜金銀都封在府庫內,這也是基于義氣的行為。在關羽認為,不能將身許事于人,就不能受祿。總之,義是關羽為人行事的準則。在封建社會,義氣有積極的一面,它表現了人民群眾救困扶危,見義勇為的品德,游俠之士那種講義氣、重然諾、感恩遇、報知己的行為,都是義氣的表現。農民起義,也常以義氣為組織起來的精神力量。但它也有明顯的缺陷,往往以個人的感恩報德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而不是以集體的利益來考慮,易給集體、事業以及當事者個人帶來損害。如劇中關羽斬殺顏良,就在客觀上幫助了劉備集團的政治對手曹操,小說 《三國志通俗演義》 中,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放走到手的敵人,更表現了義氣的危害性。
此劇第二折描寫了關羽為講義氣,欲立功以報恩,主動到戰場上斬殺顏良的情節。這一折有較高的藝術性,具體地說,有下列幾點:
一、用對比的手法刻劃出關羽的勇武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多種,但最為省力的是對比手法。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切人和事物,一經對照比較,是非優劣就會更加分明。這就好象白色的物體,單獨放在一處,并不能給人一個很深的印象,但若把它放在黑色的背景之上,黑白分明,則一下子就能把人吸引住。此折就是采用這種手法來刻劃關羽英武的形象的。它是拿夏侯惇和關羽作了對比。曹操迎戰顏良的主將是夏侯惇,但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排兵布陣不曾贏,對壘相持嚇了魂?!币宦牭叫≤妶蟾骖伭紒磙鶓穑突抛鲆粓F。剛和顏良交鋒,就敗下陣來,不住聲央求關羽應戰。當關羽要一人一騎沖入敵營時,他連連搖頭道:“去不得!”一副喪膽落魄的樣子。而關羽呢?一出場,就表現出一種頂天立地的氣概,他滿懷著戰勝敵人的信心,鎮定自若,“我這里歡騰施武略,談笑說兵機。”他藐視敵人,把敵人的百萬大軍當作嬉戲的兒曹,不要看敵人“擺刀槍,雁翅齊,列戰馬魚鱗砌,喊征卒猛虎聲,布陣腳長蛇勢”,但只要我“展雄威便是鐵叉山也蕩做平川地”。藐視敵人固然是取勝的必要條件,但光藐視敵人并不能取勝,一個將帥一味地輕視敵人也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將帥。可欽佩的是關羽不僅表現出無畏的勇武精神,還表現出卓越的智慧。他在未出擊之前,已在陣地前察看了敵陣,了解到顏良剛剛把曹軍打敗,正意氣飛揚,目空一切,自以為曹軍中無人是他的對手。關羽根據這一情況,決定來個出其不意。一人一騎,徑入敵將所在的中軍帳中,顏良和他的士兵一時被搞懵了,剛才曹操的數萬大軍都被殺得丟盔棄甲,這一人一騎來干什么呢?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人一騎是來交戰的。就在他們疑惑之時,主帥顏良的首級已被關羽取下了。
關羽和夏侯惇比較,一是勇猛,一是懦弱; 一是智勇雙全,一是無勇無謀。就在這兩者的對比之中,關羽的形象被塑造出來了。
二、張弛結合,波瀾起伏,有很強的舞臺性。劇本要有舞臺性,才能適合演出,才能受到觀眾歡迎。什么叫舞臺性呢? 它的內涵有多方面,在情節上就是要波瀾起伏、張弛結合。情節不能太平淡,平淡了,觀眾覺得無味而不喜歡。情節也不能一個勁兒地表現白熱化的矛盾沖突,這樣太緊張,太緊張了,觀眾會因神經疲勞而減弱觀賞的興趣。此折在情節展開上就表現出很強的舞臺性。
它主要描寫兩軍戰斗的過程,本來這過程是驚心動魄的,且不說戰鼓雷鳴,尸積成山的場面,就是兩軍忽戰忽停、忽勝忽敗的形勢也是扣人心弦的。但作者在設計情節時,從觀眾的審美心理出發,做到劇情發展一張一弛,時緊時松。按理講,兩軍對壘,即將進行血腥的廝殺,氣氛一定是很緊張的,它像暴風雨到來之前的片刻,沉悶的氣氛會讓人感到壓抑。但劇作不是這樣,它有意識地造成舒緩散漫的氣氛。一開場就安排凈出場,讓他說一些滑稽的語言。自報家門時,說自己是“畏刀避箭的夏侯惇……俺十八般武藝,倒有十九般不高。”小軍問他怎樣對敵時,他說:“一個人與他一瓣大蒜?!闭斢^眾為凈的念白捧腹大笑時,突然間顏良上場,刀槍相擊,你來我往,很快夏侯惇被戰敗,拖刀而回。形勢萬分危急,就在觀眾把一顆心攥在手里之時,關羽上場,但他并沒有立即沖出去和敵人拼搏,而是唱了很長的四支曲子,表明自己的信心和勇武的氣慨。在這抒情的歌唱中,你死我活的廝殺場面不見了,又恢復了往常的寧靜。但這一寧靜是大戰前片刻的寧靜,潛動著即將激射出火山口的巖漿,蘊蓄著掀起颶風的力量。很快,火山爆發了,颶風怒吼了,關羽旋風般地沖進敵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斬了顏良。沙場上戰鼓咚咚,曹軍象洪水般涌來,袁軍則鬼哭狼嚎,奔竄逃命。這樣激烈的戰斗場面使得觀眾亢奮無比。但這樣的場面并未持續很長時間,鏡頭很快轉到了曹軍的軍營。將軍們笑逐顏開,慶祝戰斗的勝利,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誰料到此時生出一場風波,關羽見敗將夏侯惇高興得手舞足蹈,大談兵機,生出極大的厭惡,毫不客氣地對他說,你比蠟槍頭都不如,你一聽到吶喊搖旗,信炮如雷,就嚇得面皮象蠟一樣黃,還有什么資格大談戰斗的勝利?! 這樣的指責,使得夏侯惇非常尷尬,作為一軍主將,他肯定覺得丟了面子,而會對關羽非常不滿。但這小小的風波很快就平息下去了。觀眾拉緊了的心弦又松弛了下來。轉眼間,軍營的場面變成了一幅富有詩意的風景畫。陽春天氣,柳垂金線,草生翠茵,黃鸝在樹林里歌唱,燕子在繁花下爭泥,孤村上空飄著炊煙,彎曲的溪水上浮著小橋。然而,正當觀眾和劇中人物一起沉浸在這美麗的悠閑境界中,享受著大戰后的休憩時,又起了波瀾。關羽立了戰功,報了曹操的恩遇,自然生起了離開曹營尋找劉備的念頭,同時,因對哥哥深深地思念而流下了痛苦的淚水。觀眾剛剛放松的心弦又收緊了,深深地同情起關羽因和劉備分離而產生的憂傷。
三、曲詞吻合人物的身分和性格?!读x勇辭金》是一末本,全劇曲詞大多為末扮關羽所唱。曲詞豪邁、壯闊、充滿了英武陽剛之氣,抒寫出英雄襟懷。第二折的曲詞亦能表明這一點,如 【雙調新水令】就表現了關羽的豪氣。面對著黑壓壓的敵軍,面對著因剛打了勝仗而驕橫不可一世的顏良,他不是畏懼,而是充滿著必勝的信心,“我這里歡騰施武略,談笑說兵機”,這樣的曲詞,多么吻合關羽這樣一個在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的勇將的身分,又多么吻合他這樣一個一身是膽,又視死如歸的英雄的性格。
上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沈璟·義俠記(第四出除兇)
下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徐石麒·買花錢(第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