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清代劇曲·清代傳奇·洪升《長生殿·聞鈴》原文與翻譯、賞析
(丑) 萬歲爺,請上馬。(生騎馬,丑隨行上)
【雙調近詞·武陵花】 玉輦巡行,多少悲涼途路情。看云山重疊處,似我亂愁交并。無邊落木響秋聲,長空孤雁添悲哽。唉,高力士,朕與妃子,坐則并幾,行則隨肩,今日倉卒西巡,斷送他這般結果,教寡人如何撇得下也!(淚介) 提起傷心事,淚如傾。回望馬嵬坡下,不覺恨填膺。(丑)前面就是棧道了,請萬歲爺挽定絲韁,緩緩前進。(生) 裊裊旗旌,背殘日,風搖影。匹馬崎嶇怎暫停,怎暫停! 只見陰云暗淡天昏暝,哀猿斷腸,子規叫血,好教人怕聽。兀的不慘殺人也麼哥,兀的不苦殺人也麼哥。蕭條恁生,峨眉山下少人經,冷雨斜風撲面迎。
(丑) 雨來了,請萬歲爺暫登劍閣避雨。(生作下馬、登閣坐介) (內作鈴響介) (生)你聽那壁廂,不住的聲響,聒的人好不耐煩。高力士,看是什么東西?(丑) 是樹林中雨聲,和著檐前鈴鐸,隨風而響。
(生) 呀,這鈴聲好不做美也!
【前腔】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驚。遙聽隔山隔樹,戰合風雨,高響低鳴。一點一滴又一聲,一點一滴又一聲,和愁人血淚交相迸。對這傷情處,轉自憶荒塋。白楊蕭瑟雨縱橫,此際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間濕亂螢。只悔倉皇負了卿,負了卿!我獨在人間,委實的不愿生。語娉婷,相將早晚伴幽冥。一慟空山寂,鈴聲相應,閣道崚嶒,似我回腸恨怎平!
(丑) 萬歲爺且免愁煩。雨止了,請下閣去罷。(生作下閣上馬介,丑隨生行介) (生)
【尾聲】 迢迢前路愁難罄,招魂去國兩關情。(合)望不盡雨后尖山萬點青。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明皇和楊妃經過了七夕盟誓,正當兩情專一、和諧美滿的時候,安祿山發動了叛亂,叛軍所向披靡,以摧枯拉朽之勢把李唐王朝沖擊得根基難保,渡過黃河、占領洛陽、攻破潼關、逼近長安,明皇被迫離京西逃。劇烈的政治變故,使明皇受到沉重的精神打擊; 而馬嵬驛的六軍嘩變迫使楊貴妃自盡,又使明皇受到沉重的情感打擊。楊妃的死是悲慘的,而明皇面對愛妃的死卻保護不了她,“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明皇遭受的精神的和情感的創傷同樣是悲慘的。《長生殿》 劇中,《陷關》 寫了安祿山叛亂,《埋玉》 寫了楊妃的慘死,《罵賊》 寫了安祿山占領長安之后樂工雷海青痛罵安祿山而被殺的悲壯的一幕。此時,明皇在軍士扈從、宮監隨侍的前呼后擁之下,沿著崎嶇的山路向四川逃亡。《長恨歌》 寫道: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此劇中 《聞鈴》 一出,即是寫明皇逃亡途中登劍閣避雨、聞鈴聲而斷腸的情景。
【武陵花】 一曲,是明皇由高力士侍候、騎馬趕路時所唱。他看到路途艱險,云山重疊,心中亂愁交織,聽到疏林風響,長空雁叫,更覺無限傷情。他想到前日已派使臣攜帶皇帝玉璽寶冊,前往靈武傳位于太子李亨,把戰火熾烈、危機四伏的大唐江山交給兒子去操持,對于朝政他可以不再費心,然而此刻他難以忘懷的,只有愛妃楊玉環了。他回想起在宮中和愛妃坐則并幾、行則隨肩的親密光景,不由得回頭遙望馬嵬坡那埋葬愛妃香魂的地方,心中又充滿了悲恨。再看眼前,旌旗飄搖,風云暗淡,哀猿斷腸,子規啼血,此時他沒有愛妃相伴,只有自己孤身一人留在這荒僻、凄涼的山林之間,這寂寞與冷落,真使人慘殺苦殺! 而忽然間天色晦暝,陰云聚合,冷雨斜風又撲面迎來,使這位慘苦而狼狽的大唐天子更加難以忍受。這支曲子極力渲染逃亡途中環境的險惡,襯托出明皇此時此際內心的凄慘愁苦,情景交融,今昔對照,凸顯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夜雨聞鈴腸斷聲” 的典型細節正是在這樣的典型背景下發生的。當明皇聽從高力士的提議下馬登上劍閣避雨時,他聽到了一種凄厲聒噪、令人心煩的聲音。在高力士告訴他那是樹林中雨聲和著檐前鈴鐺隨風而響之后,明皇又唱出一支 【武陵花】 曲。曲詞首先描繪出明皇對鈴聲的感受。風動鈴響本來是自然形成的一種客觀存在的音響,由于感受主體的心情不同,它便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了。明皇方才經歷了山路的跋涉顛簸之苦和思念楊妃的傷情之苦,此刻聽到鈴聲,難免又是一陣心驚。鈴聲隔著山巒、隔著樹叢清晰地傳過來,一聲一聲像是打在他的心頭,打得他血淚交迸。之所以如此傷情,正是因為他心里還在思念著楊妃。他由眼前的風聲雨聲鈴聲,想起遠在馬嵬坡的楊妃的荒墳,那里此時也許同樣是冷雨蕭瑟,寒風凄涼,鬼火閃爍,流螢亂飛,他的愛妃孤魂冷落,不知游蕩在何處。思念及此,他覺得實在是自己太對不起楊妃了,甚至覺得自己獨自在人間茍活已無意義,還不如早赴陰司與愛妃相伴。“負了卿,負了卿” 的重復疊用,表現明皇自悔、自責、自恨的心情是那樣深沉。因此,他聽到這鈴聲,就像他的悲苦怨恨一樣,時刻震響而不能平息。這支曲子是本出的核心唱段,也是全劇的重要唱段,它重現了 《長恨歌》 中詩的意境,并以詞曲的細膩與靈活的筆調把原故事的悲劇氣氛進一步濃化、強化,也進一步增強了抒情性和感動人心的力度。
風停了,雨止了,明皇下閣上馬,起駕前行,但是,他的愁煩、悲恨卻未能停止。【尾聲】 一曲,是此出的結尾,是明皇聞鈴斷腸心態的延續。路迢迢,愁亦綿綿,政治上的敗逃和愛情上的失落是明皇遭受打擊最大的兩件事,他同樣難以忘懷,這將伴隨著他逃亡的艱難旅程和今后的生活。曲詞點明這層意思,也為以后劇情的發展留下豐富的余地。接著,明皇和高力士合唱一句 “望不盡雨后尖山萬點青”,表面上是寫眼前景色,內含卻極其深遠。天色轉晴,群山蒼翠,明皇面對錦繡河山,愁苦的情緒或許得到一些緩解; 從高力士的角度來說,或許是借欣賞江山美景來轉移明皇的思緒。而作者的寓意,是感慨山河長久而人生短暫,朝政風云與愛情波折都將轉瞬即逝,惟青山與綠水將與日月共存。宋呂本中論詩,曾有 “思深遠而有余意,言有盡而意無窮” ( 《童蒙詩訓》) 的名言,今觀此出結句,洪升作曲亦深得詩藝之旨。( 卜亞麗)
上一篇:《鈞天樂·嫁殤》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鬧門神》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