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首詩題為“嫦娥”,實際上是寫處境孤寂的主人公對環境的感受和她的心靈獨白。
前兩句寫室內外環境。室內,燭光暗淡,云母屏風上籠罩著一圈深暗的光影,顯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出主人公在長夜獨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銀河逐漸西移垂地,曉星也行將隱沒。著一“漸”字,暗示了時間的推移。隨著曉星的沉沒,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沉落下去。在索寞中,獨對冷屏殘燭,青天孤月,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盡管這里并沒有對主人公的心理作直接描寫,但透過上述物象,其孤清凄冷的情懷和不堪禁受寂寞包圍的意緒卻鮮明可觸。
后兩句是主人公由自身處境引發的對嫦娥心境的懸想,實際上也是主人公的心靈獨白:孤居月宮的嫦娥,想必也懊悔當初偷吃了不死的仙藥,以致年年夜夜,獨對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難以排遣吧。“應悔”是揣度之詞,正表現出一種境同心應之情。從懸想嫦娥的心境反映主人公自己的心境,更覺蘊藉。
這是一個追求超越塵世而使自己處于難以禁受的孤寂境界的苦悶靈魂的自白。由于詩人在構思過程中熔鑄了多方面的生活感受與人生體驗,所抒寫的情感便帶有相當大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曾以“月娥孀獨”喻女冠的孤孑,以“竊藥”喻她們的慕仙學道,《月夕》詩中更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來抒寫對女冠孤清處境的同情。對照這首詩,自不妨認為它的表層意蘊是對慕仙入道而不堪孤寂的女冠的同情體貼。但詩中所寫的既高遠澄潔又孤獨寂寞的境界,既向往追求又自悔自怨,既自賞孤高,又自傷孤寂的復雜心緒,又明顯帶有詩人自己的處境與心境的特征。孤棲無伴的嫦娥,寂處道觀的女冠,清高而孤寂的詩人,盡管仙凡境異,但在高潔而寂寞這一點上卻聲息相通。詩人在構思過程中把握了這一中心,熔鑄了多方面的體驗,從而創造出了嫦娥、女冠、詩人三位一體的藝術形象和具有多重意蘊的藝術境界。
上一篇:李商隱《賈生》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商隱《柳》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