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劉長卿·聽彈琴》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詩人以聽彈琴之事寫自己品格高潔,但不為世人理解的遭遇,表現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志向。
原文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①。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②。
注釋
①泠泠:形容琴聲清越。七絲:指瑤琴,有七根弦。松風:即古琴曲《風入松》,傳為晉嵇康所作。寒:指琴彈得妙,仿佛使人感到風的寒意。 ②古調:指漢魏六朝時期用琴瑟演奏的清樂如《風入松》曲。今人句:言唐代流行以琵琶為主的燕樂,古調因無人欣賞、理解而被棄置不彈。
賞讀
琴是古樂器,多為七弦,所以詩以“七弦”代之。“泠泠”形容琴聲清越,詩人接著以“松風寒”襯托琴聲,風入松林的宏大聲音,更顯出琴音的清高;同時寫明詩人出神入靜,仔細傾聽的情形,而古琴曲又有《風入松》曲調,詩人一語雙關,用心良苦。
接下來詩人沒去描寫琴聲,而轉入議論抒情。“古調”高雅,可是當時的世俗民眾都轉去聽“瑟琶起舞換新聲”了,沒有人愛聽“古調”,因而也沒有幾個人彈奏古調。“雖”字使詩意發生轉折,引發詩人對流俗世尚的感慨,流露出詩人曲高和寡之意。下文“多”更是推波助瀾,反襯出詩人“弦斷誰聽”的感嘆。
詩人敘事、議論、抒情從容不迫,委婉曲折,題詠聽琴,實為寄托自己兩度遭貶,冠世奇才無人憐賞的惆悵之情,描寫自己寂寞無援的境況。
上一篇:《先秦詩歌·《王風》·君子于役》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李端·聽箏》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