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望單飛雁
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
無奈人心復有憶,今瞑將渠俱不眠。
作者久處異鄉,雖然做著不小的官,卻失去了南歸故國的自由,所以處處表現出孤獨與惶惑的感覺,惆悵與失意的情調流溢在他后期的詩作之中,秋季到來,北方的天氣轉向寒涼,萬物開始蕭條,秋夜聞秋聲而觀秋色,敏感的詩人尤覺凄惶。此時此際,他凝望失群的孤雁,在寒冷的夜空長鳴,那聲音是多么凄慘,多么可憐!夜深人靜,萬籟俱寂,這孤雁還獨自緊飛在朦朧的月邊。作者由失群的寒雁在夜空中孤單地飛翔的景象,想到自己的處境和心境,又把自己的孤獨感和惶惑感灌注到“單飛雁”的形象上,產生了移情作用,使那寒雁也象人一樣具有情感。詩人由觸景生情到移情入景,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難分彼此,即以雁的形象表現詩人的情感,又將詩人的情感寄寓在雁的形象之中,在詩人的情感活動中,仿佛雁即是我,我即是雁,詩人把自己的主體情感同雁的客體形象緊緊統一在一起。他關心孤雁夜飛,也就是關心自己的處境;可憐寒雁失群,也就是哀傷自己遠離故鄉故土,流落和羈留在荒寒之地,不得回歸。
接著,詩人由失群的孤雁寫到自身: “無奈人心復有憶,今暝將渠俱不眠。”詩人說,使他感到無可奈何的是,人心都相通,又都有所思念,我也一樣念念不忘自己的故國和親人,念念不忘自己身居異鄉的孤單,所以我才感到憂愁和痛苦;如果人都沒有記憶,沒有思念,沒有情感,那不就隨遇而安,無所憂思了嗎?但是他不能忘情,不能沒有思念,不能忘懷自己的故國;所以不能不觸景生情,觸物傷情,見孤雁之單飛而心驚,既憐雁之失群,又悲己之離鄉,今夜之添愁思,竟同單飛之寒雁一樣不能成眠。寒雁孤飛于月下,形單影只,實可憐憫;詩人愁思于秋夜,離井背鄉,懷鄉傷己,更見悲苦!詩歌從雁寫到人,寫出自己久處異鄉的那種孤苦寂寞的心情。
上一篇:省勞利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秋風入窗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