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因危堞,歸心過遠山。風霜征雁早,江海旅人還。驛樹寒仍密,漁舟晚更閑。仲宣何所賦,只欲滯柴關1。
【校記】
1.只欲滯柴關,《全唐詩》一作“只嘆在荊蠻”。
【箋釋】
[無錫]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六“常州”:“《禹貢》揚州之地。春秋時屬吳,延陵季子之采邑。漢改曰毗陵,晉東海王越謫于毗陵,元帝以避諱,改為晉陵郡,宋、齊因之。隋開皇九年平陳,廢郡,于常熟縣置常州,因縣為名。后割常熟縣入蘇州,移常州理于晉陵縣,隋亂陷于寇境。武德七年平,仍舊置常州。”“無錫縣,望西北至州九十六里。漢舊縣也,東三十九里有梅里山,吳太伯葬處。”《全唐詩》卷二四八注:一作皇甫冉詩。
[危堞] 高城。亦指危城。皇甫冉《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落日憑危堞,春風歸故鄉。”韋應物《登郡樓寄京師諸季淮南子弟》:“始罷永陽守,復臥潯陽樓。懸檻飄寒雨,危堞侵江流。”
[征雁] 秋天遷徙的大雁。李渉《送魏簡能東游二首》:“燕市悲歌又送君,目隨征雁過寒云。”
[驛樹] 驛路旁所種的樹。杜甫《龍門》:“龍門橫野斷,驛樹出城來。”
[仲宣]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仲宣獨自善于辭賦,惜其體弱不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無以遠過也。”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柴關] 柴門。猶言寒舍。劉長卿《送鄭十二還廬山別業》:“潯陽數畝宅,歸臥掩柴關。”李涉《山居送僧》:“失意因休便買山,白云深處寄柴關。”
上一篇:《冬夕寄青龍寺源公》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蓋少府新除江南尉問風俗》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