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選四)·夏歌》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
當暑理絺服, 持寄與行人。
這是《子夜四時歌》二十首夏歌之一。全詩生動地描述了一個農家婦女對出門在外的丈夫的惦念之情。
繁忙的春天已經過去了。種田、養蠶等一些主要農活也已完畢。她仍在忙碌著。丈夫遠在天涯,衣食冷暖,她掛念于懷。她在為他而操勞。用“蠶”表示情愛,南朝樂府民歌中用得較為普遍。大都表示對愛情的堅貞執著。如《作蠶絲》一詩云:“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以“蠶”作比,表示自己愿為愛情而獻出一切。李白有詩云:“蠶饑妾欲去”。李商隱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都是以“蠶”喻愛情的。暑日里,烈日炎炎。別人都避暑休息了,而她卻忙著給自己的丈夫料理“絺服”。“絺(chi)服”,是一種細葛布制的衣服。她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全部傾注在“絺衣”上了。她渴望絺衣早寄到丈夫手中,自己的心情也就傳到了丈夫那里。用寄衣表示女子的思戀之情,古詩中屢見不鮮。李白詩云:“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子夜吳歌》)和本詩有同工之妙。
本詩五言四句,音節和諧,便于歌唱。取諸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細節,表現了一個活生生的農家婦人形象。她朝思夢盼,衷腸誰訴?感情自然真摯。無生僻的華辭巧語,用語天然,而深情細膩,語言生動流美。用一個小細節,襯托人物的心理變化,是本詩的獨到之處。
上一篇:《朱孝臧·聲聲慢》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賀鑄·夜如年(古搗練子)》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