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潘黃門岳述哀》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青春速天機,素秋馳白日。
美人歸重泉,凄愴無終畢。
殯宮已肅清,松柏轉蕭瑟。
俯仰未能弭,尋念非但一。
撫衿悼寂寞,恍然若有失。
明月入綺窗,仿佛想蕙質。
銷憂非萱草,永懷寄夢寐。
夢寐復冥冥,何由覿爾形?
我慚北海術,爾無帝女靈。
駕言出遠山,徘徊泣松銘。
雨絕無還云,花落豈留英?
日月方代序,寢興何時平!
這首詩是江淹《雜體三十首》中的第十一首。“潘黃門”,即西晉詩人潘岳,潘岳在晉惠帝時曾任給事黃門侍郎職。“述哀”,即悼亡(李善注《文選》“述哀”即作“悼亡”)。潘岳有《悼亡詩》三首,為悼念亡妻楊氏而作,情意纏綿深厚,為本篇所擬。
頭四句寫妻子去世后,時節(jié)雖然變換了,而內心的悲痛卻有增無減。“青春”,即春季。“天機”,指天時運轉。“素秋”,指秋季。古代五行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稱秋為“素”。“美人”,自稱其妻。“重泉”,猶九泉。潘岳《悼亡詩》其三有“曜靈運天機,四節(jié)代遷逝”之句,其一有“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之句,為以上四句所本。頭二句猶言“春去秋來”,而以“速”、“馳”形容時光流逝之快,反襯詩人并不能因時光的飛速流逝而將妻子淡忘,夫妻感情之深摯已由此可見。“殯宮”以下四句,轉向墓地景象的描寫,進一步說明內心痛苦。“殯宮”,停柩之所,指墓穴。“肅清”,猶寂寞。“松柏”,古人墓地多種松柏,以作標記。“非但一”,非只一端。妻子的長眠之地是那樣的寂寞、凄涼,詩人觸景生情,更不覺悲從中來,難以自持。“未能弭”與前“無終畢”相照應,而以“俯仰”說明其悲痛無時不在,程度上有所加深;“非但一”說明憂思之多,可能既有對妻子生前容顏、言語動作及夫妻恩愛的種種細節(jié)的回憶,也有對妻子死后家中種種悲涼、困難的聯(lián)想,包含著豐富的潛臺詞,不僅說了悲痛不能消弭、無時不在,還說了悲痛非常的多。在意思上又拓進了一層。“撫衿”以下十句,具體描摹懷念妻子的情景。“衿”,即襟。潘岳《悼亡詩》其二有“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之句。“蕙質”,美好的姿質,指妻子。“萱草”,俗名忘憂草,古人以為此草可使人忘憂。“覿”,見。“北海術”,指與死人相見之術。《列異傳》載,北海營陵有道人能使人與死人相見。同郡人妻死數(shù)年而欲相見,遂教其術。于是與妻相見,言語悲喜,恩情如生。“帝女靈”,謂托夢之靈。據《文選》宋玉《高唐賦》及李善注,赤帝女姚姬未嫁而卒,葬于巫山之陽。楚懷王游于高唐,晝寢,夢見一女子,自稱巫山之女,愿薦枕席,王因幸之。“撫衿”是一個尋常的動作,但對詩人說來也許又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二字描摹懷念妻子專注入神的情態(tài),頗為逼真,也頗令人心酸動情。生活中確實不乏這樣的情形:一個人心有所思,或站在、坐在某個地方,或撫摸著、眼盯著某件東西,往往一站、一坐、一摸、一盯就是許久,神情或漠然,或凄楚,迷離惝恍,神不守舍。“恍然若有失”所描寫的,正是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和表情,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感情的沉重。“撫衿”或是白晝的動作,到了夜晚如何呢? 明月從窗戶照射進來,詩人躺在床上想起昔日夫妻恩愛的情景,無論如何不能入睡。他盡力去回憶妻子的音容笑貌,可又總是那樣模糊,不僅不能從中得到安慰,相反平添出許多悲戚。那么,能不能在夢中相見呢? 但夢境也是一片混沌,哪里有半點妻子的倩影! 詩人只好深慚自己沒有北海之術,也怪妻子沒有托夢之靈。千方追憶,萬方尋覓,用心越良苦,而結果越令人失望,反過來又將進一步加深內心的痛苦,詩人就是這樣通過對其行為心境的逐層揭示,深刻地抒寫了對于亡妻深摯的懷念。最后六句,寫駕車到遠山看望妻子的墓地,是繼夢中不遇后產生出來的行為。夢中既然不能相遇,到妻子的長眠之地來看看總該是可以的吧!然而又不免觸景情傷,在墓旁的松樹和刻銘的碑石間一邊徘徊,一邊飲泣起來。“雨絕”兩句,以雨絕、花落喻人死不能復生,本屬一種理性的認識,然而在這里卻不免成了詩人的強自寬解之詞。最后發(fā)出無可奈何的哀嘆:四季不斷地更替,時間一天天流逝,我這痛苦的懷念哪一天才能平息呢?意謂哀痛將沒有終了的時候,既表現(xiàn)了對妻子“此恨綿綿無絕期”的一往深情,又為讀者留下了想象不盡的余味。
全詩淋淋漓漓,反反復復,看似若斷若續(xù),不相連貫,實則眉清目楚,層次井然。詩人以心態(tài)發(fā)展的軌跡、情感流動的波瀾及與此相聯(lián)系的行為動作的先后為序,逐層演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而曲折深沉地將內心情感傾瀉了出來。始以“青春”二句開篇,將自己的悲痛情感追溯到妻子始亡時;末以“日月”二句終篇,將自己的悲痛情感延續(xù)到將來,從而不僅在結構上照應了開頭,同時又渲染了自己無邊無際的悲痛,深刻地表現(xiàn)了主題。通篇不故作驚人語、矯飾語,不呼天搶地,不頓足捶胸,只是平平地寫來,絮絮地道來,卻自有一片至情流溢,感人肺腑,動人心弦。江淹本是善于寫愁的,所以雖是擬古,卻能融入個人的真情實感,使其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張先·滿江紅》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魏夫人·點絳唇》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