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姬·寄賀方回》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獨倚危樓淚滿襟,小園春色懶追尋。
深思總似丁香結,難展芭蕉一片心。
這首詩見于《宋詩紀事》。《能改齋漫錄》曰: “方回眷一姝,別久,姝寄詩。”方回即北宋著名詞人賀鑄。從上述記載看,作者與賀鑄似有一段非常親昵美好的愛情生活,所以一旦分離,彼此相思頗苦。這首詩非常生動地表現了女主人公久別后郁結的愁腸。
作者獨倚高樓,看到滿園的春色,不禁觸動了心中的離愁,勾起了她虛度韶光的感慨,伊人不在,良辰美景虛設,賞心樂事全無,唯有淋漓之涕淚方知她心中的萬般柔情,倚樓望穿秋水,終究歸結于嗚咽涕下,不能自已。起句極寫別后相思之苦。
“小園春色”句,則進一步敷衍獨處的落寞與無聊,并委婉地道出內心的苦楚。伴隨著情人的離去,她的精神世界出現了難以填補的空白,她的生活熱情,她對外部世界的關注和興趣,馬上隨之失落,除了刻骨銘心的思念外,她打點不起一絲精神,既沒有聽到春天向她漸漸靠攏的腳步聲,也沒有閑情逸致來欣賞大好春天的迷人景象,她的生活中已沒有了音響和色彩,超荷的苦悶哀怨,使她面對春光卻“懶追尋”,那是為情所苦者所特有的無精打采、慵倦聊賴的神態。
情人的世界只有愛,它可占據她們的整個心靈,一切行為、感情都是受其支配,受其左右,因此,她們對于愛情,往往有更為深沉的寄托和執著的追求,也特別珍視自己擁有的一份愛。詩的后兩句,作者把自己對情人的思念比作“丁香結”和未展之“蕉心”,這是巧妙化用唐人詩意而別出心裁的好辭。詩人心中之愁縱已有千千結,但依然沒有直言,只是說她此刻的心情有如丁香含蕾,好似蕉心不展。丁香結,喻愁思不解,蕉心未展,喻愁懷難舒。遣詞造句貼切生動,把恍惚難言的愁思落到了實處。
賀鑄寫詩,善用溫庭筠、李商隱詩成句。自稱“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宋史》卷四百四十三文苑傳)詩人在這首小詩中亦得心應手地化用了李商隱《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詩意,寄贈賀鑄,這無疑正投其所好,所以對方更能心領神會,引起共鳴。賀鑄答詞《石州引》中有“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結,枉望斷天涯,兩厭厭風月”之語,顯然,賀鑄對寄詩的后兩句特別鐘愛,尤為欣賞。
一般的詩,常有“有篇無句,有句無篇”之感,而這首絕句則無這種缺憾,前后四句,渾然一體,意境和諧,給人以整體美感,而在這整體中,又有引人注目的聚焦點,詩的后二句是整首詩的靈光所在,短短十四個字,說盡了思婦的怨艾,不但容量大,而且能獨標清綺,流露出高雅的林下風范。作者以“芭蕉”“丁香”自喻,清雅拔俗,極幽絕流美之致。
上一篇:《歐陽炯·定風波》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