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山陰柳家女,莫言出田墅。
豐容好姿顏,便辟工言語。
腰肢既軟弱,衣服亦華楚。
紅輪映早寒,畫扇迎初暑。
錦履并花紋,繡帶同心苣。
羅襦金薄廁,云鬢花釵舉。
我情已郁紆,何用表崎嶇?
托意眉間黛,申心口上朱。
莫爭三春價(jià),坐喪千金軀。
盈尺青銅鏡,徑寸合浦珠。
無因達(dá)往意,欲寄雙飛鳧。
裾開見玉趾,衫薄映凝膚。
羞言趙飛燕,笑殺秦羅敷。
自顧雖悴薄,冠蓋曜城隅。
高門列駕, 廣路從驪駒。
何慚鹿盧劍,詎減府中趨?
還家問鄉(xiāng)里,詎堪持作夫。
此詩描述一個(gè)農(nóng)家女子的美貌、婚配和新郎的喜悅心情。山陰縣(今浙江紹興)西十里有柳姑廟,此詩可能根據(jù)當(dāng)?shù)孛耖g關(guān)于柳姑的傳說寫成。
詩分三段,“山陰柳家女”至“云鬢花釵舉”為第一段,極力描述柳家女的姿容、舉止和衣著之美。開頭四句是說,山陰縣柳家有個(gè)少女,別小看她出身于農(nóng)家,長得卻大有豐采,而且姿容娟好,言談舉止討人喜歡。“便辟”,指懂得人情事故,便讀作pian。“腰肢既軟弱,衣服亦華楚”,是說她的身腰姣柔,衣服也很華麗,楚楚動(dòng)人。以下六句都是寫她的衣飾打扮:她那鮮艷的紅輪披風(fēng)映照初冬的景色;畫扇般美麗的紗衣迎著初夏的天氣。她腳穿的錦鞋繡有彩色的花紋;頭梳同心髻垂著繡帶。她穿的羅錦短襖飾有金色的花邊;如浮云一般的鬢發(fā)插著花樣的釵簪。“紅輪”,是當(dāng)時(shí)女子的一種披肩。“畫扇”,形容初夏衣飾之美。“紅輪”與“畫扇”相對,是說初冬和初夏的穿著。“同心苣”,是當(dāng)時(shí)少女時(shí)興的一種發(fā)式。漢名同心苣為芙蓉髻。(見《炙轂子》)。《樂府·讀曲歌》“花釵芙蓉髻,雙鬢如浮云”句,可為注腳。“金薄廁”,是說衣服邊側(cè)有“金薄”制成的飾物。
“我情已郁紆”至“欲寄雙飛鳧”為第二段,描寫柳家女的婚配。這段的前四句是詩人的直白,由夸贊柳家女的美貌過渡到寫她的婚配。“我”,詩人自稱。“我情已郁紆,何用表崎嶇?”是詩人自我提問。“托意眉間黛,申心口上朱”,是詩人自我回答。意思是:我情已蘊(yùn)結(jié),何必曲折表達(dá)? 因?yàn)榧耐星橐庖卯嬅贾P,申表心愿自然口上加以美化。這四句既是總括前面,即對大段描述柳家女美貌作交待;又是開啟后面,后面即步入正題,描述柳家女的婚配。“莫爭三春價(jià),坐喪千金軀”,是說在婚配上不要“要價(jià)”太高,要價(jià)高必然耽誤乃至喪送青春年華。“三春價(jià)”,極言身價(jià)之高。“盈尺青銅鏡”以下四句,是寫選配情投意合的人。“青銅鏡”,定情之物。相傳山陰縣劉琦出門常見一美貌女子,即解下銀鈴相送,那女子回贈(zèng)青銅鏡,倆人便結(jié)為伉儷(劉敬叔《異苑》)。古代合浦郡產(chǎn)海珠,稱合浦珠。相傳此珠系有情之物。所以,詩中以“青銅鏡”、“合浦珠”表示相愛之情。“無因達(dá)往意,欲寄雙飛鳧”,是說無有借故去表達(dá)心意,就求助于雙飛鳧。“雙飛鳧”出自《后漢書·王喬傳》:相傳王喬任葉縣令,常自縣至京師,不見車騎,臨至,必有雙鳧飛來。“鳧”,指野鴨。這四句詩含蓄、委婉,似勸似述,意在說明借助情物傳遞相愛之情,暗寓柳家女找到相愛之人。
“裾開見玉趾”至結(jié)尾為第三段,描述新婚和新郎的喜悅心情。詩中的“玉趾”和“凝膚”,是說柳家女做新娘;新娘之美,賽過趙飛燕和羅敷。趙飛燕,漢成帝皇后,能歌善舞。羅敷,漢樂府《陌上桑》中所描寫的品貌兼?zhèn)涞呐印!靶哐浴薄ⅰ靶ⅰ眱删洌鷦?dòng)地描述了新郎對新娘的贊美和喜悅。從“自顧雖悴薄”句以下,是寫新郎。與新娘相比,新郎感到自愧不如,但他并不小看自己。詩意是:新郎自顧雖感困頓和鄙薄,然而“冠蓋”照耀城的一方,高門外排列車駕和隨從,廣闊的路上有從行的驪駒,比佩帶價(jià)值萬金之劍并不遜色,比府中行走的榮耀又差多少呢?“騶駕”,指車駕仕官。“驪駒”,純黑色的馬。“鹿盧劍”,古代的一種長劍,劍柄用絳帶纏繞如轆轤形而得名。“府中趨”,在官府中走來走去。此處用典均出自《陌上桑》。以上是說婚娶,新郎的氣派是有了,但是“還家問鄉(xiāng)里,詎堪持作夫”,回到家中要過問妻子,作丈夫卻難以為情。“鄉(xiāng)里”,猶“家里”,鄉(xiāng)間對妻子的稱呼。新婚少年不好意思作丈夫,這結(jié)句詼諧而有生趣。
不難看出,此詩模仿樂府《陌上桑》,但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遠(yuǎn)不及《陌上桑》。《陌上桑》不僅描寫采桑女子羅敷的美貌,而且敘述她嚴(yán)詞拒絕太守的調(diào)戲,并以夸夫表示她完美的人格。此詩除了描繪柳家女的美貌外,著意敘述在婚配上不爭“三春價(jià)”,追求配偶情投意合,在這一點(diǎn)上,趙飛燕自然不能相比,然而“笑殺”羅敷卻未必。在藝術(shù)上,如果說《陌上桑》是波瀾起伏光彩照人的抒情短劇,那么此詩不過是展現(xiàn)婚配如意、新婚歡愉的民俗畫,兩相比較,高低自顯。然而,此詩仿擬樂府民謠形式,描寫情投意合的婚配和新婚少年的心理,雖未脫盡仿作樂府的文人氣息,但格調(diào)雅俗相宜,又有新意,卻是難能可貴的。在沈約仿樂府詩中,此首可稱上乘之作。
上一篇:《賀鑄姬·寄賀方回》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晏幾道·少年游》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