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江城子》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乙卯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這時蘇軾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作知州,這首詞是本年正月為悼念妻子王弗而寫的。王弗十六歲與蘇軾結婚,她聰穎賢惠,又有識見,夫妻感情一向篤厚,但她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二十七歲時便在汴京(今開封)謝世,次年歸葬于故鄉四川祖塋。經過十年宦海沉浮的蘇軾,在這首詞中表達了對亡妻深摯的思念之情。
此詞發端從夫妻雙方十載生死相隔、音容渺茫寫起,正所謂開篇頓入正意?!皟擅C!笔钦f自己和亡妻十年來互相遙念卻又各無消息,“兩”字一筆雙寫,“茫茫”狀述出雙方實即自己無邊悵惘、無限空虛的情懷。沈雄《柳塘詞話》說:“起句言景者多,言情者少,敘事者更少?!贝嗽~開頭卻兼及敘事與言情,并為全篇定下傷悼的感情基調。作者本在時時思念亡妻,但偏用“不思量”逆接首句,再反跌出“自難忘”三字,筆勢搖曳跌宕。即使不去思量,亡妻的影象也時留腦際,愈見感情深摯。如果說上面是寫生死相隔時間之久,那么下面則是說分處兩地,相距之遙。作者時在山東密州,妻子葬在故鄉四川,故曰“千里”。亡妻孑然埋于舊塋,故曰“孤”。既遙遠又孤單,滿腔凄苦情景無由向親人傾訴,故接以“無處話凄涼”。夫妻不能共話,不僅由于地域遙遠,更在于生死分隔無法超越。以下筆鋒一轉,謂即使生死可以溝通,夫婦可以再逢,又如何呢?——“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弊髡哂眉僭O之筆逼進一步,說縱使相逢,妻子大概也認不出我來了。十年來,由于他與變法派政見不合,從權開封府推官乞外任通判杭州,再移知密州,仕途的失意與生活的顛簸使作者過早地容顏衰老,“塵滿面,鬢如霜”,這對詩人外貌簡括而有特征的勾勒,滲入了無限的身世之感。
上片寫夢前,幾經分合轉折,抒發了對亡妻思念不已的一片真情。下片轉入記夢,換頭中“忽”字寫出了夢境的迷離恍惚,“小軒窗,正梳妝”是說夢中見到妻子還同往常一樣在窗前梳妝打扮。這里再現了青年時代夫妻生活的實際情形,是虛中帶實的寫法。相別已久的夫婦一旦相見,定有千言萬語要傾吐,然而,思緒如麻,又當從何處說起呢?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個無聲有淚的細節特寫,既符合生活的真實,又取得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以上寫夢中,結尾三句寫夢醒后的感慨。作者想象在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長著小松林的岡壟上,妻子定會年復一年地為思念丈夫而傷悲。寫對方為懷念自己柔腸寸斷,也正表現了自己對死者的無限悼念,以景結情,余音裊裊。
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于此可見作者擴大詞境的開拓精神。這首悼亡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方法,來表達懷念亡妻的感情,語言平易質樸,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能將夫妻之間的感情表達得深婉而摯著,感人至深。王若虛《滹南詩話》引晁無咎云:“眉山公之詞短于情?!边@種看法是片面的。其實,蘇軾不僅以雄文大手寫豪邁之情,也善于以柔婉的語言寫健康的朋友之情、夫妻之情。
上一篇:《蘇軾·永遇樂》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溫庭筠·河傳》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