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安·女媧補天
古代神話小說。劉安編錄。原載《淮南子·覽冥訓》。袁珂《古神話選釋》、顧之京等編《中國古代短篇小說選》、劉文忠等編《文言小說名篇選注》、李格非等編《文言小說》皆錄入。女媧(wā)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一位神祇。她的名字始見于《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披露了女媧造人身的信息。后來,《說文》謂: “媧,古之神圣女,化萬物者也。”《楚辭·天問》王逸注云:“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風俗通》曰: “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wù)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 (《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 無疑女媧是母系社會的天神,是化育萬物的一位創(chuàng)世者,是造生人類的始祖。本篇是女媧補天、治水的神話,這是我國古代神話中最奇?zhèn)ス妍悺尤诵钠堑纳裨捴弧W髌窋⑹觯?遠古之時,天的四邊傾塌下來,整個九州大地也因塌陷而裂開了。天再不能整個地籠罩大地,地也再不能完全地容載萬物,大火連綿不斷地燒,大水浩蕩無邊地流;猛獸出來吃掉了善良的百姓,兇鳥也出來攫取老弱的人們。在這個時候,女媧冶煉五色石頭修補傾塌的天宇,斬斷大龜?shù)乃哪_支撐起天來,殺死黑龍,救濟中原一帶的人民,積起蘆葦灰而堵住平地冒出的大水。蒼天補好了,天的四邊支起來了,平地冒出的大水干涸了,從此,中國的大地平安了,兇猛的鳥獸死亡了,善良的人民得以安居樂業(yè)。作品通過對女媧在宇宙發(fā)生大變動、天崩地裂之時,毅然決然地運用神力,和自然災(zāi)害作斗爭,而終將災(zāi)禍平息,使沉溺在痛苦深淵中的人類得到甦生的故事的描寫,曲折地反映了原始時代人們渴望控制自然、征服自然而發(fā)展生產(chǎn)的幻想和愿望。女媧的無比偉大的力量,反映了母權(quán)制時代婦女的地位和本領(lǐng)。篇末寫女媧干完了她拯救人類的工作,而“不彰其功,不揚其聲”,寧靜而和穆地在天帝的處所休息下來,這雖然已浸染上了一些道家的“清靜無為”的思想,但從中仍然體現(xiàn)出勞動者樸素謙遜的美德。這則神話想象奇詭、描繪生動。如開頭對降臨人類頭上的一場大災(zāi)難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四極廢,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 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這里用筆雖簡,卻描繪出了一幅慘絕人寰的圖畫,對下文描寫女媧補天、息水起到了襯托、渲染氣氛的作用。文中塑造了一位制服自然災(zāi)害的女英雄,在她身上寄托了古代人民戰(zhàn)勝自然造福群倫的美好理想。作品通過“煉五色石”、“斷鰲足”、“殺黑龍”、“止淫水”等神奇的想象,表現(xiàn)了女媧的神勇、智慧和超人力量。由此再聯(lián)系到女媧“摶黃土作人”的情節(jié),一個“人類之母”的形象便躍然紙上。女媧神話在后世經(jīng)過不斷衍化,越來越瑰麗。如: 女媧為婚姻神 (參見《路史·后紀二》),女媧兄妹結(jié)為夫婦 (李冗《獨異志》卷下) 等。魯迅在《故事新編》中,作《補天》,把這一神話推衍到極致。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女化蠶》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虞通之·妒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