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揚雄·蜀王本紀
亦題《蜀本紀》、《蜀記》。西漢志怪小說集。揚雄撰。《隋書·經籍志》著錄,一卷。宋時亡佚。曾慥《類說》卷三十六有《蜀本紀》六則,然多非本書。輯佚本有王謨《漢唐地理書抄》、洪頤煊《經典集林》、嚴可均《全漢文》、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等。是書屬雜史雜傳體志怪。 書中主要記載秦前古蜀國歷代君王蠶叢、 柏濩、 魚鳧、 望帝、 開明帝等神話傳說和怪異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是望帝杜宇和開明帝鱉靈的神話故事: 杜宇從天而降,利從井而出,二人結為夫妻,杜宇 “乃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杜宇夫婦的出生非常奇譎,這反映了原始民族對祖先的崇拜。又記百余年后,鱉靈死而復生,“與望帝相見”,遂被命為相;望帝即命相治水,鱉靈決玉山,用疏導法治服了洪水。這表現了古蜀國人征服自然的愿望。五丁力士開辟蜀道的故事,氣壯山河,表現了五丁的神勇和蜀民開辟交通的愿望。這個故事很有影響,后來常璩的 《華陽國志》寫五丁事即本此。《蜀王本紀》中的故事,最大的藝術特點是幻想頗為離奇,浪漫情趣極濃。如寫杜宇夫妻和鱉靈的出生; 李冰治水時“作石犀”放入水中,“以厭水精”; 蜀王娶 “山之精”所化的美女為妻;老子與關令尹喜臨別,讓其 “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尋吾” 等。通過這些奇麗的幻想,展現了人物的經歷和性格,給讀者以回味無窮的情趣。后人多指責本書荒幻不經,如: 常璩謂“鱉靈死尸化西上”絕不可能(《華陽國志·序志》);劉知幾謂“《蜀王本紀》稱杜魄化而為鵑,何其鄙哉” (《史通·雜說下》); 吳曾斥 《蜀本紀》 “石牛”事“尤近誣”(《能改齋漫錄》卷九) 等。用信史角度衡量 《蜀本紀》,很無道理。這些幻詭的情節正是本書小說的特征所使然。《蜀王本紀》出現于西漢末雜史雜傳向小說轉化時期,揚雄順應了當時的潮流,寫作本書,而以虛幻化了的史事為內容,帶有明顯的志怪小說特征,標志著雜史雜傳向小說轉化的完成。本書對后世影響很大。“杜宇”、“李冰治水”等,皆是后來詩文作家取譬或飾文的對象,如應劭《風俗通義》寫“李冰斗江神”,李商隱《錦瑟》詩謂“望帝春心托杜鵑”等,皆本此故事。
上一篇:《秦漢·劉向·虎會不推車》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殷蕓·蜀盤洛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