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晏嬰·晏子辭景公更其宅
亦題《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戰(zhàn)國軼事小說。舊題晏嬰撰。原載《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文選·景福殿賦注》、《藝文類聚》六十四皆引載 (文字有異)。作品敘寫:景公想更換晏子的住宅,說: “你的宅地靠近集市,這里地勢低洼,通路窄狹,吵吵雜雜的,不可居住,請換到一個清爽高干的地方。”晏子辭謝說:“祖先居此宅地,我雖然不足以繼承,但這宅地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夠好的了。況且這里臨近集市,早晚買東西,極為便利,怎敢勞駕君上親來通告遷居!”景公笑著說: “你家近市,知道市場上貨品貴賤嗎?”晏子回答說: “既然那么便利去買東西,怎么會不知道?”景公問:“什么商品貴?什么商品賤?”晏子就根據(jù)當時景公刑罰繁重,有好多人被刖足,而市場上賣假足的很多這樣的情況,回答說:“假足貴而鞋賤。”景公聽后,神色立即變得嚴肅起來,沒有再說下去;回宮以后,就減了刑罰。作品主要還不是贊揚晏子不更居宅的品質(zhì),而是通過晏子以近市得求、辭更宅第這些生活小事,反映重大社會政治問題,當齊景公順便問起一般商業(yè)情況“何貴何賤”時,晏子似乎不加思索地就回答了 “踴貴屨賤”的兩種漲落懸殊的商品行情。但在這“踴貴”的字面底下,曲折地、側(cè)面地把景公殘忍恐怖的罪行予以無情的揭露和譴責,其手法,既含蓄,又極其夸張; 既具體,又極其概括。同時,也顯出了晏子的機智。當晏子說出此話時,他是估計到了景公接受意見的程度,措詞之間,又照顧了聽話者的情面,不會因此搞得景公惱羞成怒。可以說言辭得體而意蘊深邃,實在巧妙極了,據(jù)考,《左傳·昭公三年》曾載晏子對叔向所云 “國之諸市,屨賤踴貴”的話,所以作品寫的晏子所反映的市場商品行情,“蓋有其實,非詭諫也” (參見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那么,這篇暴露小說,思想意義之大,可想而知。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郭澄之·晉武帝調(diào)解臣子家事》簡析
下一篇:《先秦·晏嬰·景公嬖妾死》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