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楚子發母
西漢傳記體小說。劉向撰。原載《列女傳》卷一。李格非、吳志達主編《文言小說》錄入。作品描寫:“楚將子發之母也。子發攻秦,絕糧,使人請于王,因歸問其母。母問使者曰:‘士卒得無恙乎?’對曰:‘士卒升分菽粒而食之。’ 又問: ‘將軍得無恙乎?’ 對曰:‘將軍朝夕芻豢黍粱(朝夕食用肉類及細糧)。’ 子發破秦而歸,其母閉門而不內 (納),使人數之曰:‘子不聞越王勾踐之伐吳,客有獻醇酒一器,王使人往江之上流,使士卒飲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戰自五也; 異日有獻一囊糗糒(干糧)者,王又以賜軍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咽喉),而戰自十也。今子為將,士卒升分菽粒而食之,子獨朝夕芻豢黍粱,何也?《詩》不云乎: 好樂無荒,良土休休。言不失和也。夫使人入于死地,而自康樂于其上,雖有以得勝,非其術也。子非吾子也,無入吾門!’ 子發于是謝其母 (向母親認罪),然后內之。”作品記敘了子發母數責子發不顧士卒生活,而“自康樂于其上”的脫離士卒的過錯,展示了古代婦女嚴于教子的賢達品德與明于官兵和愛之道的卓絕才識。子發本為大將,但不恤士卒“升分菽粒而食”的困苦生活,而自己卻“朝夕芻豢黍粱”。其母查知了他的過錯,待他戰后而歸,便拒之門外,這是理所當然。子發母又使人責備門外戰歸的兒子,這些都較為生動地顯示了子發母的品格與才智。這無論對作為母親的婦女,還是對帶兵的將領,都具有借鑒意義。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桓溫論殷浩》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檀姓女》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