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介子推
西漢軼事小說。劉向撰。原載《新序》卷七《節士》。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選錄。作品描寫春秋時貴族介子推有功于晉文公、卻不愿接受爵祿的故事。晉文公出奔返國后,召集士大夫飲酒,讓咎犯作大將,命艾陵作宰相,授給田地一百萬畝。介子推沒有爵位,但并列而坐,酒喝三巡后,介子推端起杯子站起來說:“有龍矯矯,將要失掉它的處所;有蛇跟隨它,游遍了天下。龍已經進入深淵,得到了它安然的處所; 蛇的油脂已經完全干涸,單獨得不到甘雨,這件事該怎么解釋呢?”晉文公承認這是自己的過失,答應馬上給介子推爵位和田地。介子推卻以這些東西是請求和爭取來的而不愿接受。晉文公再次說明要成全他的名聲,介子推還是不愿接受,于是離開朝廷,到了介山上面。晉文公派人去找,沒有找到,便為他獨自居住三個月,號呼一整年。文公等待和尋求都不能見到介子推,就以為如果燒介山他一定會出來。等到焚燒了此山,介子推仍然沒有出來,而是被燒死了。介子推其人其事,《左傳》、《史記》都有記載,但小說所言,增加了一些情節和對話,刪去了介母這個次要人物,這樣就使得主要人物形象較為鮮明突出,富于小說的特色。作品以贊賞和惋惜的口吻,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清寡孤介、恪守君子之道的古代高士形象,也刻畫了一個知錯必改、求賢若渴的君主形象。二者互為映襯,相得益彰。特別是介子推入山隱居,寧被燒死,也不面世,極力展現了他孤傲不凡的個性特征。晉文公為介子推的入山 “避寢三月,號呼暮年”,一個至誠尊賢的明君形象也躍然紙上。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人勝鬼》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代郡諸生》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