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呂不韋·齊王疾痏
亦題《文摯》。戰國志異小說。舊題呂不韋撰。原載《呂氏春秋·仲冬紀·至忠》。《論衡·道虛篇》亦引載。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亦錄入。作品敘述: 齊湣王害病,派人到宋國請醫士文摯。文摯來到,診斷了齊湣王的病,對太子說,齊王的病一定可以治好,但病治好后,齊王必定殺我。太子問其原因,文摯說治好齊王之病,必須使齊王發怒;齊王發怒,我當然非死不可。太子叩頭,請求文摯治好父王之病,他一定以死向父求情。于是,文摯答應冒死為齊王治病。齊摯來到齊王住室,沒有脫鞋就登上床頭,并用腳踩住齊王的衣服,問齊王病情,齊王怒而不語。文摯又說了些刺激性很強的話,使齊王更加憤怒,而大聲叱罵文摯,病于是就好了。齊王怒不可止,就要活煮文摯,太子與王后爭相求情而沒有答應,終于用大鼎生煮了文摯。煮了三天三夜,文摯的臉色不變。后來蓋上了大鼎之蓋,才把文摯煮死。作品通過文摯對癥給齊王治病而遭烹的精彩描寫,表現了文摯對王的至忠,也暴露了齊王的殘暴與愚蠢。作品以浪漫手法,虛構了“生烹文摯,爨之三日三夜,顏色不變”的情節,極顯齊王之兇狠和文摯遭 “生烹”之冤屈。王充謂“烹之不死” 為“虛言”,那是他不明白文學創作虛構的特色而所致。
上一篇:《秦漢·韓嬰·齊牧者》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殷蕓·“足下”起源》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