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呂不韋·次非斬蛟
戰國寓言小說。舊題呂不韋撰。原載《呂氏春秋·恃君覽·知分》?!痘茨献印さ缿枴?、《博物志》亦載。陳蒲清等編《中國古代寓言選》、王玄武等編《中國歷代寓言選》、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皆錄入。作品描寫: 楚國有個叫次非的人,在吳地干遂得到一把寶劍?;爻局羞^江時,船到江心,忽然有兩條蛟從兩邊纏住這只船不放。次非對船工說:“你在江上多年,曾經見到兩只蛟纏住船而船上的人能夠活下去的嗎?”船工說沒有見到過。次非聽罷,便甩掉外衣,捋起袖子,拔出寶劍說: “這兩條蛟也不過是江中的一堆要腐爛了的骨肉,怕它干什么? 為了保全船上的人,即使丟掉寶劍與生命,又有什么吝惜的!”于是,跳入江中斬了那兩條蛟,然后從容地再上船來。船上的人都得救了。這則寓言,其原意是宣傳“達乎死生之分,則利害存亡弗能惑”的 “達士”精神的,實際上,其形象意義則是贊揚在危急關頭能挺身而出,為人們除害的英雄行為的。次非是一位勇士,作品對他在氣勢洶洶的蛟龍面前無所畏懼的行舉寫得比較生動感人。在中國小說史上,這是一篇較早的斬蛟斗龍題材的作品。
上一篇:《秦漢·韓嬰·榖生湯廷》簡析
下一篇:《秦漢·武帝之悟》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