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流派·講史小說
明清小說流派。“講史” 為宋代 “說話” 四家之一,在當時非常受聽眾歡迎。中國人自來喜歡 “真實” 的故事,而不喜歡純粹的虛構,“講史” 小說正投其所好。宋元之間,說書藝人幾乎將歷代史都編成了故事,由于故事較長,要分數次甚至數十次才能講完,故多有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的套話。從流傳下來的 《武王伐紂平話》、《三國志平話》、《五代史平話》 等看,當時的 “講史” 小說已分回目,這就是后來白話章回小說的雛形。中國古代長篇小說源于宋元的 “講史” 小說,而最早的長篇小說就是《三國演義》。明代以后,“講史”小說分為兩支,一為“歷史演義”,如 《東周列國志》、《隋唐演義》 等; 一為 “英雄傳奇”,如 《水滸傳》、《北宋志傳》(寫楊家將)、《說岳全傳》 等。“歷史演義” 演述古代歷史,多以正史為藍本,叫作 “按鑒演義”,如 《三國演義》 原名作 《三國志通俗演義》,意思是以通俗的形式演述《三國志》,以忠于歷史相號召,實則為招徠讀者的 “廣告”。“英雄傳奇”雖寫歷史人物,但多取材野史和民間傳說,虛構的成分較重。從總體上說,“講史” 小說的藝術成就并不高,象 《三國演義》和 《水滸傳》這樣的杰作,畢竟是鳳毛麟角。現代學者胡適甚至認為,《三國演義》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小說創作,而只是一部成功的歷史通俗讀物。盡管如此,“講史” 小說卻擁有廣大的讀者,許多人的歷史知識都來自這些通俗演義,而不是 “二十四史”。
上一篇:文學·附:語言學·訓詁學
下一篇:宗教學·儒教·附:經學·許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