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韓非·守株待兔
戰國寓言小說。韓非撰。原載《韓非子·五蠹》。今見王先慎《韓非子集解》等本。陳蒲清等編《中國古代寓言選》、王玄武等編《中國歷代寓言選》、公木等編《歷代寓言選》皆錄入。作品敘述:有個宋國人在耕田。田里有一棵樹,一只兔子奔過去,碰在樹根上,撞斷了脖子,死了。宋人得到了這只死兔,從此,他就丟下鋤頭,守在大樹根旁邊,希望再有撞死的兔子到手。結果,他再也不可能得到兔子,而其癡心妄想,卻被人當成了笑話,傳遍了宋國。這個故事,韓非本來是說明 “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的不合時宜,但其客觀意義除了諷刺那些看不清環境變化而拘泥舊說和墨守陳規的人之外,還可以用來譏笑那些只知坐待時機,不肯積極努力的一類人物。那個宋國人愚蠢可笑,他把“兔走觸株,折頸而死”的“偶然”,當做“必然”,而老是在樹下守著,“冀復得兔”。作者在這里用極度夸張的手法,漫畫式地勾勒了宋人“釋其耒而守株”的蠢行和幻想,從而突出了針砭刻板保守而不知變通之類人物這一主題思想。“守株待兔”后為成語,流傳于世。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裴啟·孟業千斤》簡析
下一篇:《秦漢·尚父射畫》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