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明忠孝全書》的主要內容,《凈明忠孝全書》導讀
《凈明忠孝全書》是元代道教凈明派的主要著作。卷1—5由黃元吉編輯凈明道派歷代祖師的記傳及語錄而成,其中絕大部分為該派實際創始人劉玉真的語錄,第6卷為黃元吉問答,由其弟子陳天和編輯。黃死后,他的嗣法弟子徐慧于元泰定四年 (1327) 校正成書并刻版。《正統道藏》 收錄時有增補。
黃元吉(1271—1325),字希文,號中黃先生,豫章豐城(今江西豐城縣)人。年12入西山玉隆萬壽宮(地在今江西新建縣, 為凈明道派發源地), 先師事王月航等,后遇儒學隱士劉玉真。劉稱得晉時人許遜(傳為神仙)凈明忠孝之道,盡授黃元吉。黃后來在西山設置玉真、隱真、洞真三道壇,以劉玉真之凈明道傳授弟子。元至治三年(1323),黃以其說游京城,得嗣漢39代天師張嗣成舉薦,受封為凈明崇德弘道法師教門高士玉隆萬壽宮焚修提點,凈明道被列為正式道派。后以其說傳徐慧等人。
該書6卷,約三萬字。卷1為凈明道派歷代祖師許遜、張氳、胡慧超、郭璞及劉玉真、黃元吉、徐慧諸人記傳。卷2為依托許遜、郭璞等人所作壇記。卷3—5皆為劉玉真語錄,分為內集、外集、別集。卷6為 《中黃先生問答》。
該書所錄許遜等人記傳,除襲用前代已有的仙傳資料外,主要宣揚凈明道傳世原由,稱太上老君以凈明之教授日月二君,再授許遜,等等。并尊許遜為該派道師君、張氳為經師君、胡慧超為法師君、郭璞為監度師君。以下所記劉玉真、黃元吉、徐慧三人事跡,是了解元代凈明道派的重要資料。
劉玉真、黃元吉語錄,以闡述元代凈明道派的教義教規為主。該派將儒家倫理綱常宗教化,認為忠君孝親是扶植綱常的根本,也是求仙學道的根本。對君主盡忠,對親上盡孝,要發自內心,即 “正心誠意”,內心不染污垢,不起不忠不孝的念頭,即謂之 “凈明”。稱修道“要不在參禪問道、入山煉形,貴在于忠孝之本。方寸凈明,四美俱備,神斯通靈,不用修煉,自然道成。”(卷2)又認為修道“不須求絕俗,作名教罪人?!敝肛煯敃r道流“妄認修煉精氣以為無上真常之妙”。并稱: “上士非必入山絕人事、去妻子、入間曠、舍榮華而謂之服煉,當服煉其心性。心明性達,孝悌不亡,與山澤之癯童者異矣。忠孝之道,非必長生,而長生之性存,死而不昧,列于仙班。”(卷5)又申明該派不重符箓經讖,而重忠孝的踐履功夫,說齋醮儀式繁雜,使人精疲力竭,不待行完儀式,誠意已怠,而世儒講正心誠意又多忽略而過,所以該派最強調行忠孝的真履實踐。劉玉真有 “履踐三十字”。說: “懲忿窒欲,明理不昧心天。纖毫失度,即招黑暗之愆; 霎頃邪言,必犯禁空之丑。”集中反映出元代凈明道派正心誠意、真忠至孝的規戒。又將積善去惡與宗教天國聯系起來,如說: “世人積善屬陽,陽氣上浮;積惡屬陰,陰氣下墮。今天上星宿即世人陽氣也。然三界有善有惡,雖為天皇,茍一念不正,即屬陰,陰氣自然復墮為人。星殞為石者,所墮之陰滓也?!?卷3)該書還闡述了在凈明忠孝的基礎上合一三教的觀點,如說: “實法一而已矣。何謂一?太上之凈明,夫子之忠恕,瞿曇之大乘,同此一也。”對祖述儒家忠孝之教的二程、朱熹等人,極力推崇,尊之為 “天人”,表現出元代凈明道以宗教信仰為手段宣揚封建倫理綱常的特色。
元代凈明道的教義教規等,反映出宋元以后道教的一個歷史側面,該書是研究元代凈明道的基本資料。
上一篇:《關漢卿戲曲集》的主要內容,《關漢卿戲曲集》導讀
下一篇:《函?!返闹饕獌热?《函?!穼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