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李清照
自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格非,有文名。宋徽宗建中靖國(1101)元年,適趙明誠。時格非及明誠父挺之皆官居京師。崇寧二年(1103),明誠出仕,崇寧四年,授鴻臚少卿。自大觀元年(1107)起,與明誠居青州。明誠于宣和三年(1121)守萊州,欽宗靖康元年(1126)守淄州,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知建康。建炎二年,清照至建康。次年,明誠罷,駐家池陽,旋赴建康;清照聞明誠病,自池陽赴建康;明誠卒于建康,清照抵越州,旋往臺州。建炎四年,清照至溫州,回越州,歲暮往衢州。紹興元年(1131),赴越,卜居土民鐘氏家。紹興二年,赴杭,再適張汝舟,旋離異。紹興四年,作《金石錄后序》;避地金華,卜居陳氏第。次年,回臨安。紹興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數(shù)年間,上《金石錄》于朝,卒。有《李易安集》十二卷,其中《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作于少時閨中。其視野遠非同時代女子所能及。詩中云及當借鑒唐安史之亂,以為“深戒”,“深有思致”(周煇《清波雜志》卷八),蓋有感于當時之時事。然較之張耒(文潛)原作,功力尚不深。成婚后所傳“詩情如夜鵲,三繞未能安”句,為晁補之廣泛稱揚,人以為“能抉出詩人神髓”(《黃妳馀話》卷八)。南渡后所作“南渡衣冠欠王導,北來消息少劉琨”,撫時感事,憂心如焚。其《上樞密韓肖胄詩》,則力陳恢復愿望,詞所不能盡情表達者,以詩表達之。其《烏江》詩實為歌頌守土衛(wèi)國之雄杰而作,筆墨凝重,較南渡前筆力益進。其他題材作品則未能稱是。事跡詳《李清照事跡編年》,載《李清照集校注》。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李杜詩選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李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