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僧洪
亦題《沙門洪》。南朝梁志怪小說。王琰撰。原載《冥祥記》。《辯證論八注》引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作品寫佛像瑞驗故事。敘述:晉世沙門僧洪住在京師瓦官寺,當義熙十二年時,官家禁止熔鑄佛像。洪發誓鑄一尊丈六金質佛像,說:“像若圓滿,我死無恨。”便即偷鑄,鑄完,像猶在模具中,官司收捕了洪,監禁在相府,鎖械甚嚴。洪心念觀世音,日誦百遍,便夢所鑄金像來獄中,手摩洪頭說:“無慮!”其像胸前一尺許銅色燋沸。當洪禁日,感得國家牛馬,不肯入欄,時以為怪。旬日敕至彭城,洪因放免。佛像也破模自現。小說通過金像顯靈故事,顯示了佛主的法力巨大無邊,連國法官禁在佛法面前也顯得軟弱無力。作品注重氣氛渲染,寫僧洪囚禁之日,“感得國家牛馬不肯入欄”等,有力地襯托了僧洪鑄像的敬誠及行高德重。作品也很注意細節描寫,“金像往獄,手摩洪頭”;“金像破模自現”等,真切入微地展現了佛主的儀像瑞驗及神明。《冥祥記序》稱:“鏡接近情,莫逾儀像;瑞驗之發,多自此興。”此篇就是原書中較佳的一篇“瑞驗”故事。據行文,所寫金像當是“觀世音。”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邯鄲淳·偷騙妙術》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兒化水》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