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學記言序目》的主要內容,《習學記言序目》導讀
《習學記言序目》是南宋時的一部讀書札記。葉適(見“水心先生文集”)。本書通過評論儒家經典和歷史典籍,“集時政之得失”,“究物理之顯微”,(汪綱跋)表達了作者的哲學觀點和政治、經濟主張。
《習學記言序目》 又稱 《習學記言》。據 《孫之弘序》說:本書成書分為兩個階段。葉適起初只是輯錄經史百家條目,沒有加以評論,這時名為《習學記言》,后來自金陵罷職歸田,間研玩群書,經過16個寒暑,撰寫了論述,就以《習學記言序目》名書。全書50卷,是葉適晚年著作。由其子葉寀根據其父意志編次。嘉定十六年(1223) 十月,新安汪綱任越州郡守,從葉適門人林德叟處得到 《習學記言》 前后兩帙: “ 一自 《書》、《詩》、《春秋》 三經,歷代史記訖五代史,大抵備史法之醇疵,集時政之得失,所關于世道者甚大; 一自《易》、《禮》、《論》、《孟》、《五經》諸子訖呂氏 (呂祖謙)《文鑒》,大抵究物理之顯微,著文理之盛衰,所關于世教者尤切。”(汪綱跋)后又得到葉適門人孫偉夫一本,是用諸經史子前后排比次第,匯為一書,總50卷。由汪綱刊刻于郡齋。未完工,又得葉適門人趙振文詳細說明葉適著述前后次第,與林德叟所說相同。互相校勘成書,為嘉定初刻本。元明以后未曾重刻,但有鈔本流傳,頗多散失。至清光緒十一年(1885)九月瑞安黃體芳,據玉海樓孫氏(詒讓)所藏鈔校本,校以他本,重刻于江陰學署,印行數十部,流傳不廣,學者鮮能見其書。民國十七年(1928)黃群參照各本,考訂缺失,加以重刻。1979年中華書局以黃體芳本為底本,參考北京圖書館藏瞿氏明鈔本和上海圖書館藏葉氏清初校本加以整理校勘,調整了章節次第,統 一了標題,加了標點,出版今本 《習學記言序目》。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自號水心居士,浙江永嘉人。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中進士。歷官工部侍郎、吏部侍郎、知建康府沿江制置使,主抗金。晚年被奪官去職,在故鄉城外水心村講學。為永嘉學派代表人物。他的著作除 《習學記言序目》 外,還有 《水心文集》、《別集》。他的生平事跡、學術思想詳見《水心文集》 條詮釋。
《習學記言序目》全書50卷,包括論《經》14卷,論《諸子》7卷,論《史》25卷,論《皇朝文鑒》4卷,附錄2種,共計44萬3 千字。
《習學記言序目》的主要內容,大致包括兩個方面。自 《易》、《禮》、《論》、《孟》、《五經》諸子訖于《呂氏文鑒》,大致表達葉適的哲學思想。論《史》,大致表達葉適經濟政治思想,特別是論《唐史》諸條,借古諷今,有感而發,針砭宋代時弊,很有見地。
就哲學思想看,葉適對于周秦儒家傳統思想和道學唯心主義,頗多批判。他認為“物之所在,道則存焉。”“道雖廣大”,“而終歸之于物”。道在事物之中,離開物就沒有道。這樣在哲學的基本問題上與唯心主義道學家劃清了界限。在認識論上葉適認為“夫欲折衷天下之義理,必盡考詳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謬。”強調要明了天下的道理,要從天下的事物中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就政治經濟思想看,葉適提倡 “功利之學”,與道學家反對功利針鋒相對。在《序目》中他否定道學家所謂“仁人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的論點,認為 “既無功利,則道義者乃無用之虛語”。道義和功利應該互相統一起來,道義不能脫離功利,必須達到 一定的功效。葉適認為治國之道在于 “以農為本”。他把 “知稼穡之艱難”視為王業的基礎。他指出“古人未有不先稼穡而能君其民,以使協其君者。在重農的同時,他反對抑商。他認為 “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興”。主張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保護和扶持商賈,流通貨幣,促進商業的發展。有一定的進步性。
由于葉適對正統的道學思想持否定態度,在思想、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宋時自為一家,不惟與洛閩異趨,即于薛文憲、陳文節平生所素與講習者,亦不為茍同。” ( 《溫州經籍志提要》)“所論喜為新奇,不屑摭拾陳語。”(《四庫提要》)所以不為傳統學者所樂聞。陳振孫在《直齋書錄解題》中評價說: “大抵務為新奇,無所蹈襲。其文刻削精工而義理未得為純明正大也”。“而反謂 ‘孔孟以來無道之者,蓋望而棄之也’不亦惑乎?”明葉道轂在跋文中評論說:“檢水心先生《習學記言序目》,為之 一再觀,其得失參半,于宋人中頗為不入頹流者矣,然自孟子以下,咸有疵責,不細推其所以然之故而發明之,而務以我為是,而古人胥受裁焉,此宋人之大病也。”劉克莊也指責其“講學析理,多異先儒。”即使如尊重葉適的黃體芳,也只肯定其論史的成就而謂其論經有偏頗。“體芳以為水心之才之識,最長于論史事,以其論史之才之識而論諸子,而又論經,豈能無偏。”只有黃宗羲在 《宋元學案·水心學案》案語中是比較肯定的。“以余論之,水心異識超曠,不假梯級,……其意欲廢后儒之浮論,所言不無過高,以言乎疵則有之,若云其概無所聞,則亦墮于浮論矣。”不少學者站在正統道學上對葉適的批評,正好說明葉適持論的正確。《習學記言序目》對于研究葉適思想和浙東事功學派的形成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 葉適: 《習學記言序目》,中華書局,1977。
上一篇:《乙巳占》的主要內容,《乙巳占》導讀
下一篇:《于湖詞》的主要內容,《于湖詞》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