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性文化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L·H·詹達和K·I·克倫克·哈梅爾。中國婦女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譯者張銘。本書從歷史、社會和生活的角度系統地探討了關于人類的性的各種問題,它不同一般關于性的醫學、心理學等專著,而是將人類性的表現形式和性觀念看成個人、群體和社會的系統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從而有力度和深度地討論了迄今尚被視為“禁區”的各種問題,坦率、客觀而又深刻地從性的歷史沿革出發,一直觸及到現代的性觀念和行為。對于研究人類歷史、文化、社會和個人的研究者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同時,它作為一本嚴肅的科學讀本,對于一般讀者也是十分有益的。全書共16章。第1章主要探討了人類性愛科學的進展和人類對性愛所做跨學科研究。第2章主要探討從史前到20世紀初這一漫長時期性的變化過程。第3章討論性觀念的發展與變革。第4章討論兩個十分有影響的理論:精神分析學和社會學理論。第5章按照諸多生物因素,逐一論述關于兩性之間的遺傳、激素、解剖和生理差異方面的基本問題。第6章從文內部看人類的性。第7章介紹幾種跨文化的性觀點。第8章探討性行為的動機與喚起。第9章用行為科學搜集到的各種證據回答關于魅力和愛情的問題。第10章討論性愛中的各種關系類型。性變態及其矯治將在第11章中討論。第12章討論同性戀的問題。由于性而引起的焦慮和困惑被認為是性功能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第13章探討這種感情的產生、對個人生活的影響以及如何克服、第14、15章分別討論男女的差異和老年性問題。最后一章討論各種不同的倫理道德態度,并在此基礎上論述法律和道德之間的關系。
上一篇:《人口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傳習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