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祖筆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香祖筆記》12卷,是清初著名詩人王士禛,的筆記雜著之一。此書是他康熙四十二至四十三年(1703~1704)在京任刑部尚書時所記,于康熙四十四年編輯成書,同年刻行問世。王士禛的祖父王象晉在他所撰的《群芳譜》一書中曾說:“江南以蘭為香祖”。王士禛在京居邸的西軒有蘭數(shù)株,他遂以“香祖”名其書室,并作為這部筆記的名稱。
《香祖筆記》篇幅雖不及《居易錄》和《池北偶談》,但內(nèi)容卻很廣泛,據(jù)宋犖序稱,書中所述,“或辨駁議論得失,或闡發(fā)名物源流,或直書時事,或旁及怪異”,這段話大致概括了本書的內(nèi)容。《香祖筆記》所記作者同時代的人事最有參考價值,如第9卷記戲劇家洪升的事跡,洪升曾是王士禛的門生,王士禛對他的詩很贊賞,并說“其詩大半經(jīng)予點定”,此書有關(guān)洪升的記載頗受人重視。書中有關(guān)北京勝跡的記述也很值得注意,如第3卷記清初北京書肆情況,“今京師書肆皆在正陽門外西河沿,余惟琉璃窯廠間有之,而不多見”,又謂靈佑宮燈市也偶見書攤,每月朔望慈仁寺百貨市場也有書攤。同卷謂清初米漢雯的別館勺園亦名風(fēng)煙里,與武清候清華園相望,兩園故址即今暢春園云云,又記他與米漢雯的交游唱和等等,均為北京掌故,可資談助。不過《香祖筆記》也與王士禛的其他筆記一樣,多有自我標榜之處,往往借別人之口,炫示己作,這是清初文人的積習(xí),只不過王士禛在這一點上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一些罷了。
此書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風(fēng)箏誤》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高太史大全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