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社會功能》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倫敦大學教授J·D·貝爾納的科學學專著。本書根據英國喬治·勞特利奇父子有限公司1944年版譯出,商務印書館于1982年11月出版。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科學現在所起的作用與科學所能起的作用。第1部分有8個章節,作者論述了科學的歷史概況,科學在東西方各個國家、在不同的制度與歷史背景下的發展;分析了科學與戰爭、科學與技術、工業及人類福利的關系;此外作者還對影響科學進步、應用與科研效率的各種因素作了透徹分析。在這一部分的開始,作者就分析了科學與社會之間的交互作用,即對科學性質的看法,指出由于科學的發展及其應用成果的利弊,導致了科學面臨的挑戰:即對科學與文明價值的懷疑和對科學的社會功能的思考。在本書的第2部分里,作者提出:“如果要使科學可以充分地為社會服務,就必經進行變革”,接著作者全面闡述了改革科學的工作的設想。在這一部分的第14、15、16章中,作者系統地分析總結了科學為人類服務的作用、科學與社會改造的關系以及科學的社會功能。他指出:科學的作用主要是“直接滿足人類需要以及用于生產事業的生產過程,借以滿足現代社會的人類需要……科學還有第三個而且是更重要的功能,它是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科學意味著要統一而協調地、特別是自覺地管理整個社會生活。”全書內容豐富,分析全面,綜合性強。本書的出版為科學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64年英美科學家為紀念本書出版25周年,在倫敦出版了一部題為“科學的科學”論文集,貝爾納曾為該書撰寫了論述本書出版25年后情況的文章。
上一篇:《科學思想的概念基礎——科學哲學導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穆天子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