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笑話集·歷代笑話集續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王利器輯錄的《歷代笑話集》于1956年由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以后,深受各界讀者的歡迎,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一版,據云臺灣、香港相繼翻印者就有五、六家。本書選輯的年代大體上從三國一直到清末,收入古代笑話集,如魏邯鄲淳的《笑林》、隋侯白的《啟顏錄》、宋天和子的《善謔集》、明江盈科的《雪濤諧史》等70種以上,多達2000余則。除專集以外,有些早已佚亡的笑話,有舊輯本者則用舊輯本,否則重新編輯。在輯錄時,遇有重復的則保留最早出現或藝術性較高者。此外,凡涉及庸俗或猥褻者一概刪汰。并對各專集加以考訂,詳明內容及作者情況。此后王利器、王貞珉又合輯《歷代笑話續編》,1985年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輯錄了編前書時未曾發現的佚本笑話集5種,即《澠水謔談錄》卷10之《談謔》、《解慍編》13卷、《累瓦篇》卷12之《應諧》、《時興笑話》上、下集以及《笑典》卷。這些主要是明代、清代人所撰笑話集。魯迅先生曾指出:“用玩笑來對付敵人,自然也是一種好戰法。”這兩本《笑話》(正、續集),就其思想內容,宛如以鋒利的匕首投向敵人,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政治意義的,而不僅是為了向人民提供一些“笑一笑、少一少”的笑料而已。在藝術手法上,一是形象的有意識的夸張,二是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塑造典型的反面特征,即表現合理的蠢化。笑話通常是不說教、不下結論的,但其說服力卻很強。批閱數則,良多體會。
上一篇:《博物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反三國志演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