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經集》是比較全面地反映原始佛教的早期經文匯編,為巴利語佛教經典?!鞍屠Z”是古代印度的一種語言,屬中古印度雅利安語,“巴利”一詞原意為“經典”,后來成為這種語言的名稱。巴利語三藏是現存最古老、最系統的佛教經典,《經集》則是巴利語三藏中一部重要的經典?!督浖贩譃槲迤菲呤?,共有1149首頌詩?!拔迤贰睘椤渡咂贰?、《小品》、《大品》、《八頌經品》、《彼岸道品》。其內容主要涉及佛陀的倫理觀,以及僧團組織形成之前,佛教徒的宗教生活,反映出他們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追求?!督浖分饕兴念惤浳模孩?、通俗性經文,如講道德教誡、交友的《羞恥經》。②、說教性經文,如述業報輪回的《拘迦利耶經》。③、解釋性經文,如論及祭祀的《摩伽經》。④、傳記性經文,以釋迦牟尼誕生、出家等頗具神話色彩的經文為主,如《那羅迦經》,其不甚完整的描寫,成為后來佛典中史詩規模佛陀傳記的濫觴。《經集》中大部分經文產生相當早,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敕令中規定必須學習的經文內。就有與《經集》相同的章節?!督浖返恼Z言為“巴利經典偈頌語言”,作為詩體文學,在佛教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小乘佛教國家中,《經集》是僅次于《法句經》而被佛教徒廣為傳誦的經典。千余年來,因傳入我國漢族地區的佛教是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即北傳佛教,歷代高僧主要翻譯梵語佛教經典。而巴利語佛教屬上座部佛教即南傳佛教,很長時期內,巴利語佛教文化研究為一片空白。郭良鋆翻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漢譯本《經集》,為讀者研究原始佛教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上一篇:《經濟政策和充分就業》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結構主義和符號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