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人類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法國著名人類學家、哲學家克勞德·列維一斯特勞斯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法國結構主義思潮的領袖人物,他首先把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和音位學理論運用到語言學之外的研究領域,把紛然雜陳的人類學材料納入一個龐大嚴謹的結構,從而建立起完整的結構主義人類學理論,本書是作者在不同時期發表在不同刊物上的文章的匯編,每章都可獨立成篇。本書在翻譯出版時,只選譯了與文藝關系較密切的三編:《宗教與巫術編》、《藝術編》和《神話與儀式編》。本書由文化藝術出版社于1989年12月出版,列入《外國文藝理論研究資料叢書》。作者在本書《巫術與宗教編》中研究的不是巫術宗教與文藝的關系,而是巫術的結構,功能的機制和效應及宗教神話的結構,非常著名的俄狄浦斯神話分析就出于此編,作者認為巫術是與科學平行的兩種思維方式,從巫術思維到科學思維并不是什么進步,二者之間亦沒有質的高低之別,這些見識,對注重共時性和結構穩定的結構主義來說,是很典型的。作者注意研究對象間的共性,且善于在表面上完全相反的對象之間發現它們的共同之處,在《藝術編》中,作者認為,藝術是自然與文化之間的中介,它把存在于自然與文化,各種不同的文化系統、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減弱到一定程度,他認為藝術具有“自然”和“文化”兩個層次,藝術應在這兩個層次之間保持平衡。當代藝術危機的原因就在于這一平衡遭到破壞,如抽象繪畫由于忽視了作品的文化層次,損害了繪畫的能指語義功能,而無調性音樂則由于視了作品的“自然”方面而喪失了表現為。本書論理透徹,化艱深于通俗,作者的結構主義共時性分析原則,為我們提供了跨學科的經驗和方法的借鑒,作者的最主要著作還有4卷集,洋洋數百萬言的《神話學》。
上一篇:《結構主義宏觀經濟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綠牡丹全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