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與價格》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瑞典學派的鼻祖克尼特·魏克賽爾的代表作之一。本書根據卡恩(R·F·Kahn)的英譯本轉譯。商務印書館于1982年出版。全書分為12章:緒言,貨幣購買力與平均價格、相對價格與貨幣價格、所謂貸幣生產成本論、數量論及其反對者、貨幣的流通速度、利率是商品價格的調節者、資本自然利率與貨款利率、理論的系統說明、國際價格關系、從上述理論看實際的價格變動、關于穩定貨幣價值的實際建議。本書的中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下述5個方面。(1)價格理論的使命。魏克賽爾認為,價格變動有相對價格和一般價格水平之分。前者起因于不同的生產部門生產和技術條件的變化,并通過生產要素在部門之間的流動加以調節。后者起因復雜,而且對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產生嚴重影響。最理想的局面是,在不干預各種商品相對價格變動的前提下,使一般價格水平保持穩定。(2)對以往的價格理論的評論。魏克賽爾不同意貨幣生產費用論,而對貨幣數量論持一定的贊同態度,同時指出貨幣數量論的缺點。(3)累積過程理論。提出了貨幣均衡理論,填平了價格理論和貨幣理論之間的缺口。他認為實現貨幣均衡的條件是實際利息率同自然利息率相等。當實際利息率低于自然利息率時,投資、生產、收入、物價向上運動,物價將上升。反之,物價將下降。(4)經濟政策主張。變動銀行利息率以調節經濟發展進程,因為利息率對生產、物價的作用是自發的盲目的。銀行自覺地不斷地使實際利息率同自然利息率一致,銀行只要根據價格的變動情況,靈活地變更利息率,當價格上漲時提高利息率,價格下跌時降低利息率。(5)國際價格理論和建立國際新金融制度的建議。魏克賽爾主張廢止金本位制,取消黃金作為國際貨幣的資格。他設想的國際金融制度,無須建立某種世界銀行、也無須發行某種國際貨幣。各個國家可以實行自己的紙幣制度、各國紙幣可以在該國中央銀行按平價匯兌,但只限于在本國流通。各國銀行的中心任務是控制利率、并且各國相互協調,以便調節國際收支關系,使國際價格水平保持穩定。魏克賽爾的經濟學說被公認為是凱恩斯學說的理論淵源之一。
上一篇:《列子》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十九世紀波蘭浪漫主義文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