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簡介|介紹|概況
文言短篇小說。選自《聊齋志異》。清蒲松齡作。清馮鎮(zhèn)巒說:“負氣者固足賈禍,而千古英雄短氣,男兒垂頭,皆溺少婦之人,豈特與良友偕隱不從哉?”(《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清何守奇說:“前幅可為負氣者戒,后幅可為溺少婦者戒。周生兩遭磨折,逼入死港,不得不廢然思反矣。”(同上)清但明倫說:“前幅寫成肝膽照人,真誠磊落,后幅寫成幻形度友,委曲周旋。氣局縱橫,筆墨恢詭。至周先以牧傭之微嫌,不能自忍,幾壞身家;繼則人已棄予,而猶溺之而不忍棄;顛倒至此,何從識自己面目乎?夢者以為真,真者乃以為夢。幸有良朋,反復警喚,半生懵懵,乃忽焉醒耳。‘忍事最樂’一語,從閱歷中得來,回顧而出之,所謂‘回頭是岸’也。即借此收束全文,通篇線索,一絲不走。”(同上)今人廖苾光說:“這是一篇表現(xiàn)道家思想的故事。過去的評論家對此篇,也各有他的看法。如馮鎮(zhèn)巒……把男人的過失,推到女子身上去。何守奇……好象是在指責男子,實質(zhì)還是把女子作男子的玩具,是從賤視女子的思想出發(fā)的。……但明倫特別重視‘忍字最樂’,認為是從閱歷上得來。可是這也要看對什么事,忍到什么限度,如果遇到‘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還是‘忍字最樂’,那樂就將變成苦了。……這篇的要點是反映官場黑暗,是非不分,通過成生和周生之品,痛斥官宰如強寇,以權(quán)勢壓人,如狗之任人嗾使,說邑令為朝廷官,非勢家官。罵得何等尖刻,何等痛快!這雖然是作品中人物的語言,實際上是作者對社會的抗議!可是當成生急朋友之所急,出朋友于患難,充分發(fā)揮儒家所倡導的信義,救出周生之后,理應對原無皂白的強梁世界,進行斗爭。然而卻事不出此,反而世情盡灰,招周入山修道,不復游戲人間。這是蒲松齡時代思想的矛盾,也是他對現(xiàn)實無可奈何的時候,用幻想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貫辦法。”(《聊話〈聊齋〉》)此篇敘述周生遭受誣陷,身系囹圄,摯友成生銳身自任,為其申冤;后成生世情盡灰,招周生偕隱的故事,表現(xiàn)了世道險惡,及早歸隱乃避禍之道的思想。這和《聊齋志異》多數(shù)篇章所表現(xiàn)的抗擊濁世,不屈不撓的進步思想相比,顯然是消極的。但篇中寫周生被迫害一段,卻是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深刻揭露:官紳勾結(jié),誣良民為海盜,大加搒掠,必置于死地而后快,所謂執(zhí)法的最高院臺照樣庇護豪紳,遂使周生的冤恨最終得不到徹底申雪。“強梁世界,原無皂白,況今日官宰半強寇不操矛弧者耶?”這是作者借成生之口抒發(fā)的憤世之言。情節(jié)波瀾起伏,人物形象生動飽滿。
上一篇:《悲憤詩》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成相》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