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戰國荀況作?!皠瘛笔敲銊??!皠駥W’就是鼓勵人們學習。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四“辨荀卿言青出于藍”條說:“荀卿云:‘青出于藍而青于藍,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世之言弟子勝師者,輒以此為口實,此無異夢中語。青即藍也,冰即水也。釀米為酒,殺羊豕以為膳羞,曰酒甘于米,膳羞美于羊,雖兒童必笑之,而荀卿以是為辨,信其醉夢顛倒之言。以至論人之性,皆此類也?!苯袢肆簡⑿邸盾髯雍嗎尅氛f:“藍,草名;《說文》:‘藍,染青草也。’楊(倞)曰:以喻學則才過其本性也?!?。今人張默生《先秦諸子文選》說:“此篇,即荀子的教育萬能說。他既認人性是惡的,故必須加以教育,始可化性而為善,然并非如宋明儒者之‘一超直入’的法門,乃在學者有恒,努力不懈,始可積善而成圣。篇中要點,在力言‘假于物’之義,‘漸積’之義,以明教育的效能。”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此篇)系統地論述人的后天學習、改造的重要性及其途徑方法,特別強調勤學、專一、禮法、賢師益友的作用?!苯袢死顫珊瘛⒕V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荀子的美學思想》說:“荀子在談到‘君子’的修養的時候,更為明確地指出了美的欲望的滿足必須合乎禮義?!髯釉谶@里提出了‘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的說法,這里的‘美’固然是同善不可分的,但同時也包含有人格精神美的意義。而這種美就在于‘君子’的所見所聞所言所思都是合乎禮義的。包含與耳目之欲相關的美的欲望在內,都必須處處合乎禮義,否則就不應去追求它。而且‘君子’的修養達到最高境界時,他對于禮義的愛好,就會象目好五色、耳好五音、口好五味那樣出之自然而不可移易。這也就是孔子希望人們要象‘好色”那樣去‘好德”的意思。用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個體的感性的心理欲求同社會的倫理道德理性要求達到了完全和諧統一的意思。而這,在荀子看來就是‘君子’的人格所應有的全粹之美?!贝宋闹荚趧衩闳藗儕^力求學,闡述了為學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治學的態度、道路和方法,指出只要善于利用條件,持恒專一,自強不息,就會有所成就。此文旨深意遠,文辭優美,說理透辟,結構完整;多方取譬設喻,致力誘導,文思綿密,辭采繽紛,全文用喻達五十處左右,被用作喻體的事物有天地山水、樹木花草、禽獸蟲鳥、金石珠玉、舟楫弓矢,以及經典格言、故事傳說、世態習欲,珠串壁連的妙喻,與言簡意賅的議論契合無間,使文章論證周嚴,說理深透,又具有形象性;善用對偶和排比,句式整齊,語氣貫通,鏗鏘和諧,不僅具有聲韻美和形象美,而且還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雄辯的色彩。
上一篇:《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勾踐滅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