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今日非昨日》簡介|介紹|概況
詞篇名。清張惠言作。《水調歌頭》共五首,作者于題下注云:“春日賦示楊生子掞”。此為第四首。楊子掞,是作者的學生。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皋文(張惠言字)《水調歌頭》五章,既沈郁,又疏快,最是高境。陳(維崧)朱(彝尊)雖工詞,究曾到此地步否?不得以其非專門名家少之。……熱腸郁思,若斷仍連,全自《風》《騷》變出。”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這首詞從感嘆春光易老,歲月難留。聯想到自己讀書未成,功業未就。詞意凄婉。”今人夏承燾等《金元明清詞選》說:“上片寫因春去而惹起春愁。下片提出一個哲理性的問題:‘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須’和以下一段文字,與蘇軾《前赤壁賦》的‘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一段文字的命意約略相似。謂天地盈虛消長之理,本無終窮。況眼前境界,自有‘庭前綠遍,雨中紅透’的春景可樂,何事悲感?”此詞慨嘆光陰易逝,春光難留,人生須臾,而自己功業未竟,表達了深沉的惜春之情。語言清麗,意境深遠,格調宏美蒼涼,“忽言情,忽寫景,若斷若連,似接不接,沉郁頓挫至斯已極”(清陳廷焯《大雅集》卷六),是張惠言的代表詞作。清譚獻贊譽說:“胸襟學問,醞釀噴薄而出;賦手文心,開倚聲家未有之境。”(《篋中詞》)
上一篇:《民為貴》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