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明代·竹溪記》簡析
唐順之著。見《荊川先生文集》,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下冊。此文是作者應其舅任光祿之約而撰。作者先舉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北方人不惜數千錢而購置一竹,而江南人則“斬竹而薪之”,以此說明世人好惡無常。他指出竹“巧怪不如石”,“妖艷綽約不如花”,因此不受世俗的歡迎,北方人好竹,不過是因為北地嚴寒,竹難生長,他們就以此斗富,所以北方人之貴竹與江南人之賤竹,都是不知竹。而作者則認為竹高傲挺立,正是那種不隨流俗、孤傲正直之人的精神寫照。任光祿之喜竹,就是人的品格與竹的品格的自然吻合,是真正的“知于竹者”。本文為園寫記中,以竹喻人,借題發揮,抒寫了自己的思想,議論風生,見解獨到。
上一篇:《當代散文作品·竹之歌》簡析
下一篇:《散文·笑》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