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潘飛聲
字蘭史。別署老蘭、劍士、水晶庵道士。廣東番禺(今廣州)人。清宣宗道光(1821—1850)、文宗咸豐(1851—1861)間,其祖父之雙桐圃與張維屏之聽松園、鄧蔭泉之杏林莊,皆有壺觴吟詠之盛。飛聲年十四,從何藜青學詩。年十六,以《秋月篇》呈陳良玉,中有“獨有肝腸未許人,愿上青天嫁明月”句;陳贊以“綺艷中時露奇矯之氣。天生此才,固自不凡”。應廣州學海堂課卷,學長李光廷、陳澧、陳璞譽之為“桐圃鳳雛”。清德宗光緒十三年(1887),應聘赴德國柏林講學。光緒十六年,回國。旅居香港十年,晚年居上海。少年時代曾醉心于清代鄺湛若、黃仲則、陳曇及唐李商隱之詩。嘗稱李商隱為“情天教主”(《在山泉詩話》卷二)。入南社,與傅屯根君劍,高天梅鈍劍、俞鍔劍華,并稱“南社四劍”。又入淞社、鷗社。與胡樸安、胡寄塵兄弟過從甚密。詩多為紀游、寫景、詠物、酬答之作,閑適典雅,間亦有感時撫事之作。胡樸安《南社詩話》曰:“蘭史與滬上遺老常為文酒之會,且其秉性與南社之革命文學不相近。其隸籍南社也,只以詩文之故,無有其他意義?!逼湓娢摹奥跃哂锌N紳文學氣味”。王竹友《臺陽詩話》以潘飛聲、丘逢甲、王曉滄、林敞雲為“四子”,稱潘詩“雄邁奇氣,不減李謫仙”。著有《說劍堂全集》、《飲瓊漿館駢文詞鈔》、《羅浮游記》、《在山泉詩話》。鄭逸梅《南社叢談·南社社友事略》有小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湖山類稿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玉山名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