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演義》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長篇歷史演義。作者熊大木。此書今存主要刊本有四種:一為《新刊參采史鑒唐書志傳通俗演義》,目錄題《秦王演義》,大尾題《新刊京本秦王演義唐國志傳》,八卷九十節,實存八十九節,署“金陵薛居士的本,鰲峰熊鐘谷編集”,卷八后有木記云“嘉靖癸丑孟秋楊氏清江堂刊”。書中無圖,首有李大年序。今存諸本中,以此本為最早。二為《新刊按鑒演義全像唐國志傳》八卷,余氏三臺館刊本,署“紅雪山人余應鰲編次,潭陽書林三臺館梓行”,上圖下文,圖兩旁有題句,卷首序后改署“三臺館主人書”。三為《新刊出像補訂參采史鑒唐書志傳通俗演義題評》八十九節,世德堂萬歷二十一年刊本,題“姑孰陳氏尺蠖齋評釋,繡谷唐氏世德堂校定”,眉欄有評, 圖嵌正文中,左右各占半葉為一幅,為王少淮所繪。卷首有尺蠖齋序。四為《新刊徐文長先生評唐書演義》八卷九十節,萬歷庚申武林藏珠館所刊。封面題《隋唐演義》,右上曰“徐文長先生評”,左下曰“書林舒載陽梓”,插圖三十二葉,均附卷首。眉欄有評,書前有萬歷庚申錢塘黃士京序。此四種《唐書演義》,內容相同而文字偶有出入。
四本正文開首均有古風一篇,雖文字俚拙,但尚能概括全書創作的大旨,曰: “天下紛紛隋煬帝,中原休呀草離離,朝堂政事棄不理,唯教酒色行相隨。筑苑經營極奢侈,蒼生費用如崩夷。動馬興兵好侵侮,構仇招禍惹災虞,經年卒歲無休息,兵疲民困國空虛。連郡盜賊如峰起,繁華宮室一朝毀。由來氣運本無常,晉陽策馬收隋韁。審智世民勸父意,驅馳乘亂效剪商。義旗一鼓而西往,關中豪杰悉來降。躬請長安成大業,以恩招撫定邊疆。位禪其子稱太宗,混平不服為一宇。”全書記李唐開國事,起自隋煬帝大業十三年,至貞觀十九年而止。其情節大略為:唐公李淵采納劉文靜及子世民的建議,起義晉陽,攻入長安,立代王侑,定關中,聲威日著。接著受隋禪。李密為王世充所敗,窮蹇歸唐,既而復叛,斬之,復滅薛氏,走宋金剛,大戰美良川,尉遲敬德來降。時王世充勢日蹙,部下離貳,秦叔寶等均單騎來投。旋滅鄭及夏,以次掃蕩群雄及建德余眾,歸于一統。以玄武門之變,秦王受禪,更勘定四夷,滅薛延陀及突厥,而終以征高麗事。
全書以秦王世民事為主,其敘次則依《通鑒》順序,照抄原文,聯綴而成,不文不白,行文板滯。所附書札等,間有擬作,乃至鄙俚。時代先后,亦間有舛誤,且有顯違史實者,如破鐵勒九姓及薛仁貴定天山,均高宗時事,此移入太宗征高麗間,甚為不經。孫楷第先生曾指出,此書“其演義而稍具規模者,為竇建德破宇文化及(第二十節、二十一節、二十五節、二十六節)與尉遲恭戰美良川二事(第三十一節至三十三節)”。如美良川之戰,敘敬德逼秦王于虹蜺澗,秦王禱天躍鬃馬而越,敬德躍馬越澗逐之,秦叔寶亦縱馬躍澗從之,以救秦王。此為有名的“秦王三跳澗”, 自元人已艷稱。據明范濂《云間據目抄》卷二記鄉鎮所扮雜劇,即有《小秦王跳澗》之目。作者偶而將此類雜劇詞話的內容采入小說,稍稍增強了故事的生動性。
上一篇:《周處*》簡介|鑒賞
下一篇:《商界鬼域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