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改齋漫錄》簡介|鑒賞
宋代文言瑣談、軼事小說。南宋吳曾著。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著錄為二十卷,今本僅十八卷,已佚去“詼諧談謔”一門,其他各門也有刪削之跡。據今人考證,此書甫出,即遭人告訐而毀板,今本為后人刪存之本。宋元古籍及《永樂大典》中存有不少逸文。有明抄本、 《四庫全書》本、乾隆間臨嘯書屋刊本、 《守山閣叢書》本、 《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墨海金壺》本等。1960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校點本,取各本校錄,并據宋元諸書及《永樂大典》輯存佚文,甚為完備。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舊時或以此書“辨誤”門三卷抽出,題作《辨誤錄》刊行。
今本全書分為《事始》、《辨誤》、《事實》、《沿襲》、《地理》、《議論》、《記詩》、《記事》、《記文》、《類對》、《方物》、《樂府》、《神仙鬼怪》十三門,內容或記載宋代史事,或考辨詩文典故,或解析名物制度,有關唐宋文學者尤多。由于作者學問博洽,多見今已失傳的古籍,考訂、議論多發前人所未及,故本書自南宋時起就為文史學者所重視,其中保存的唐宋文人逸作, 數量較多,尤為治唐宋文學者所珍惜。
書中小說性較強的文字,主要見諸于以下幾門。 《記詩》、《記文》二門在存錄作品時,記錄了不少唐宋人寫作詩文時的故事,如記孫發《截臂行》寫作緣起,即記載了孫發因親審了一起因惡人誣陷而造成的冤獄,又目睹了好迎合上意、傅會成案的污吏,有感而作此詩,故事性較強。《記事》門保存宋代大量的朝野遺事。 《樂府》門二卷,為宋代今存較早的詞話之一,內容偏重于存詞人事跡及詞作本事,如《柳三變詞》一則云:
仁宗留意儒雅,務本理道,深斥浮艷虛薄之文。初,進士柳三變好為淫冶謳歌之曲,傳播四方。嘗有《鶴沖天》詞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及臨軒放榜,特落之,曰: “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轉官。
寫柳永的遭際,頗可玩味。另如記官妓蘇瓊善詞、開封楊氏女癡情、花蕊夫人蜀亡途中詞、杭妓琴操的機智多才,保存了這幾位女詞人的佚事。記北宋各大詞人事跡,為治詞學史者留下了寶貴資料。 《神仙鬼怪》門保存了一批神異故事。如所錄岳州石刻,是呂洞賓傳聞的較早記載,十分珍貴。辨呂洞賓非《枕中記》的呂翁,也很有見地。
上一篇:《耳新》簡介|鑒賞
下一篇:《艷情逸史》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