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悶錄》簡介|鑒賞
文言小說輯錄。又名《異聞錄》,十二卷。孫洙輯。有乾隆三十五年(1770)刊本、道光十八年(1838)重刊本等。
書前有自序。大意說,余少壯時,風(fēng)塵奔走垂三十年,今老矣。存書尚有百余種, 時一翻閱,每遇愜心處則隨筆錄之,類次成書,名《排悶錄》。又有《凡例》說此書專選明清兩代人物故事。又說“凡奇節(jié)偉行,在衣冠中已屬僅見,若生長草野,而節(jié)概有卓然不可泯者,尤為難得而可貴,故多錄之”。由此可見此書成書過程、主要內(nèi)容及編者對搢紳士大夫階層的不滿情緒。
全書分孝行、忠義、貞烈、友愛、高義、琦行、 明斷、 玩世、仙緣、靈異、翰墨等十二類。每類前有小序,也多牢騷不平之語。書中所選多為明代至清初的名家之作。其中尤著名的有《聊齋志異》 (選二十四篇)、《池北偶談》 (選十五則)、《觚賸》(選六篇)以及陸次云、王晫、陳鼎等人的單篇作品。象吳肅公《闡義》、陸次云《大有奇書》等書,今雖存世,但已不易見到。
選輯者思想是矛盾而復(fù)雜的。一方面老年人那種迂腐守舊的態(tài)度十分明顯,另一方面又對封建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多有不滿,因而所選作品既有一些陳腐之作,也不乏思想藝術(shù)均稱上乘的佳作,甚至對于一些具有明顯反封建性的作品,也沒有采取一概排斥的態(tài)度。如《聊齋志異》既選了《仇大娘》、 《曾友于》、《商三官》等可以用封建道德觀念去做解釋的作品,也選了《瑞云》、 《粉蝶》、 《胭脂》等作品。
一些單行作品, 雖不乏名篇,但多與《虞初新志》等書重復(fù),稀見作品較少。
總之,孫洙輯錄此書,是因?qū)ι鐣系赖聹S喪的現(xiàn)象不滿,而有勸善懲惡之意。可以做為一種文言小說選本來讀,但在清代文言小說史上并沒有產(chǎn)生明顯影響。
上一篇:《承運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新豐*》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