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連綴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把同類事物的名稱如人名、地名、藥名、歌曲名、戲名、影片名等,連綴成文的一種修辭方式。(見盧盛萱《“連綴”略說》,《修辭學習》1995年第1期)連綴能給人一種新奇、幽默、有趣的感覺。
[例釋]
例1: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佚名作于抗戰勝利國民政府首都遷回南京之時)
例2:甲:課堂提問——
乙:《啞女》《啞姑》
甲:老師來了——
乙:《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甲:班主任——
乙:《垂簾聽政》
甲:考試前——
乙:《顧此失彼》
甲:考試后——
乙:《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甲:成績公布——
乙:《悲慘世界》
甲:家長會后——
乙:《今夜有暴風雨》
例1六個地名連綴在一起,巧妙地表達了抗戰勝利之后中國人民的喜悅之情。例2中說話者乙的話語將電影名稱連綴成篇,幽默風趣地道出學校教育中的一些特殊現象。這種語篇連綴方式有很強的游戲性,主要是為了取得一種清新活潑、幽默風趣的審美功能。
[辨析]連綴與鑲嵌。兩者極易混淆,主要區別是:
連綴辭格是將一些專有名詞連綴成文,這些專有名詞成為話語中的主干成分;而鑲嵌則是“把一些特定的詞或短語巧妙地、天衣無縫地鑲嵌進詩文或對聯中的一種修辭手法”(倪寶元《鑲嵌新說》),這些鑲嵌到語篇中的詞或短語不能成為主干成分。
例3:用真心顧客至上
匯小溪聚以成海
重服務誠信如銀
網天下四方暢行(上海銀行成立四周年廣告詞)
例3四句廣告詞句尾四字連讀則為“上海銀行”,這是鑲嵌格的典型用例。被鑲嵌的字詞或短語不能成為話語主干,而連綴格之所以能另立一格,就是因為在這種修辭方式中連用的專有名詞成為話語中的主干甚至是話語的全部語言形式。
上一篇:什么是互體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負辭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