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
長征:長途出征。
還:回來。
但使:假如。
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前?—前119),以英勇善戰著稱,先后與匈奴人作戰七十余次,匈奴人數年不敢侵犯,被稱為“飛將軍”。
教:讓,使。
胡馬:胡人騎兵。
陰山:山名,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山間缺口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
鑒賞導示
王昌齡(698—約757),字少伯,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一說京兆(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他擅長寫五言古詩、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其中以七言絕句成就最高,可和李白爭勝,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這首詩通過寫景、敘事抒發了作者希望國家安寧、民眾安居樂業的愛國豪情。詩句《出塞》是古時軍歌。塞,可做屏障的險要地方。
鑒賞
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明月”和“雄關”是最富邊塞特征的景物,一下子把邊塞的蒼涼雄拔展現在讀者眼前,這里,秦和漢,明月和關,錯舉見義,并非專指。正是這雄偉的關塞和歷史的滄桑激起了詩人抗敵衛國的激昂豪情。“萬里長征人未還”,征人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阻擋外族入侵的長城,詩句中表現出對戍邊戰士的贊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詩人面對雄關懷古傷今,希望朝廷重視邊境安寧,選任良將鎮守,不讓敵人跨越陰山一步。“不教胡馬度陰山”是詩人衷心的愿望,堅定的誓言中洋溢著濃烈的保衛國家的激情。
鑒賞要點
[1]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風格高昂,意境雄渾。
[3]語言明快凝練。
上一篇:唐·白居易《池上》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北朝)民歌·小學生古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