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鐘鼓之聲,思念好人。舊說以為刺幽王荒樂淮上,聞者憂傷,因思古之賢人。此說可供參考。
鼓鐘將將,(一)鐘兒敲得“鏘鏘”,
淮水湯湯。(二)淮水浩浩蕩蕩。
憂心且傷。心里愁,又悲傷。
淑人君子,(三)好人呀善人呀,
懷允不忘。(四)想念他呀不能忘。
鼓鐘喈喈,(五)鐘兒敲得“當當”,
淮水湝湝。淮水嘩嘩地淌。
憂心且悲。心里愁,又悲傷。
淑人君子,好人呀善人呀,
其德不回。(六)他的為人真端莊。
鼓鐘伐鼛,(七)敲鐘擂鼓聲音響,
淮有三洲。(八)三洲露出淮水上。
憂心且妯。(九)心里愁,真悲傷。
淑人君子,好人呀,善人呀,
其德不猶。(十)他的品德永芬芳。
鼓鐘欽欽,(十一)鐘兒敲得“丁丁”,
鼓瑟鼓琴。彈起瑟,彈起琴。
笙磬同音。(十二)笙呀磬呀和清音。
以雅以南,(十三)奏雅樂、奏南樂,
以籥不僭。(十四)奏起那笛子多合拍。
注釋
(一)陳奐:“鐘當作鐘。今鐘、鐘通用。鼓鐘,擊鐘,謂金奏也。《說文》:鎗,鐘聲也。……將將,古文假借。”
(二)朱熹:“淮水出信陽軍桐柏山,至楚州漣水軍入海。湯湯,沸騰之貌。”
(三)朱熹:“淑,善。”
(四)陳奐:“《釋詞》云:允,語詞。懷允不忘,懷不忘也。”
(五)毛亨:“喈喈,猶將將。湝湝,猶湯湯。悲,猶傷也。”
(六)毛亨:“回,邪也。”
(七)毛亨:“鼛,大鼓也。”
(八)朱熹:“三洲,淮上地。蘇氏曰:始言湯湯,水盛也。中言湝湝,水流也。終言三洲,水落而洲見也。”
(九)馬瑞辰:“《爾雅》、《說文》并曰:‘妯,動也。’動之言變,動即慟也。”
李黼平:“《論語》顏淵死,子哭之動。俗本作慟。馬融云:哀過。”
鄭玄:“變動容貌。”
(十)王引之:“謹案《爾雅》:‘猶,已也。’其德不猶,言久而彌篤,無有已時也。”
(十一)嚴粲:“《疏》曰:‘欽欽,亦鐘聲也。’錢氏曰:‘聲有節也。’”
(十二)朱熹:“同音,言其和也。”
姚際恒:“笙在堂上,磐在堂下,言堂上堂下之樂皆和也。”
(十三)毛亨:“為雅為南也。”
朱熹:“雅,二雅也。南,二南也。”
陳奐:“《傳》云:‘為雅為南。’為,釋《經》之以。《玉篇》:‘以,為也。’……雅,正樂。……南,夷樂也。”
(十四)孔穎達:“以為籥舞,謂吹籥而舞也。”
胡承珙:“自是以雅為王者之正樂,南為四夷之南樂。其下以籥,乃兼雅南言之。雅舞固用籥,而南舞亦用籥也。”
朱熹:“僭,亂也。”
注音
將qiang槍喈jie皆湝jie皆鼛gao高妯chou抽籥yue躍僭jian薦
上一篇:《黃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兔罝》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