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無名氏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此令以景寓情,托物起興,是游子懷歸、相思之令詞。楊柳柔條披拂,象征情絲萬縷,因兩地相思,睹物思人,看來它是在把煙縷織成愁字,表達自己心中相思的苦悶。這時正當春半,海棠因未經雨而尚開著,梨花則已先海堂而飄落。梅花未落,則擔心其將落,梨花已謝,則因其飄雪而傷春。觸物感懷,情何能已!“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傷春傷別,情懷萬種,花開花落,愁思郁結。下闋則義兼賦比、感舊傷今,托物起興,通過丁香、豆蔻而鑄成情景交融的美好形象。李商隱詩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賀鑄《石州慢》:“不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游子懷鄉相思之心,好像蕉葉的卷而不展和丁香花的簇生莖頂而不可解開,其所以如此,無非是由于舊日的一段因緣。“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詩)。“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矜莊貌)。寤寐無為,輾轉伏枕”(《詩經·澤陂》)。這種愁思郁結之情,都集中抒寫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豆蔻”喻其年輕美貌,“丁香結”喻其兩情如一,牽結而不可解:曰“只在”者,意謂此外并無他故也。此令后結三句所以膾炙人口者,原因就在這里。
上一篇:(宋)阮閱《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晁補之《鹽角兒·毫社觀梅》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