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蔡松年
減字木蘭花·中秋前一日,從趙子堅索酒。
春前雪夜,醉玉崢嶸花上下。幾許悲歡,明夜秋河轉玉盤。高樓遠笛,光到東峰橫眼碧。招我吟魂,教卷澄江入酒尊。
蔡松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酒徒。他平生以酒為伴,嗜酒如命。《全金元詞》存其完整詞作八十四首,竟有七十三首涉及到酒。其友趙子堅亦好飲。松年稱他“暮寒有酒如川”(《雨中花》)。此詞即為向他索酒而作。
首二句回顧春前雪夜也曾對著紛飛上下的雪花醉飲。極可能是與子堅一起痛飲,所以才特別回顧,以為“索酒”之由。次二句言歲月匆匆,轉眼中秋又將來臨。“幾許悲歡”,是對己、對友年來經歷的概括。它以最簡略的語言,從“春前雪夜”跳到“中秋前一日”。結合詞人生平及全詞格調,重點應落在“悲”上。總是悲多歡少,怫郁度日,只能借酒澆愁,消磨時光。何況,逢佳節,“悲歡”之情更濃,需要喝更多的酒,這是“索酒”的又一理由。
過片轉為景色描寫。詞人登高樓遠眺,中見月光灑滿東峰,碧色滿眼,一片清冷。如此月夜,最宜橫笛;笛聲嗚咽,也最能訴說詞人內心的情感。幽冷的月色中融入詞人心境的凄寒。此景此情,所缺唯酒。明日中秋,月光更亮,笛聲更凄涼,更須一醉方休。這是“索酒”的第三條理由。末二句道出飲酒的真實意圖。《楚辭》中有《招魂》篇,漢人王逸認為是宋玉哀屈原“愁懣山澤,魂魄放佚”而作。松年仕金后,內心愧懼交集,身在朝廷,心在山水。這種憂慮和不自由頗有“魂魄放佚”之味,故自招其魂,指望在痛飲中忘卻一切,還其自由之身,郁勃之氣不可遏止,便欲倒卷澄江,注入酒尊,一澆胸中塊壘。這才是“索酒”最根本的理由。結句奇峰突起,氣魄宏大。結合前文翻飛的雪花、明澈的秋河、銀碧的東峰,全詞清雄高曠,風格逼近東坡。
這首詞以“索酒”抒寫心中的郁悶。句句不離本題,卻始終沒有正面索酒,語意婉曲,耐人尋味。詞人曾一再強調“酒鄉堪老”,看來他是在欲隱不能的情況下,將醉酒作為遣愁的手段。在“顧念身世”的《念奴嬌》中,他明確地自白:“一醉無南北”,只有把握這一點,才能理解詞人作品中出現的那么多的飲酒、醉酒,乃至索酒的場面。
上一篇:(明)趙寬《減字木蘭花·姚江阻雨》原文賞析
下一篇:(宋)蔣興祖女《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