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詞人旅行漂泊在外,于春光已晚之時的思鄉懷親之作。
上闋描寫春光即逝:花褪殘紅,杏樹枝頭已結出小小的青杏;天氣和暖,燕子已從遙遠的南方歸來,飛進去年巢居的人家;涓涓綠水,繞著人家緩緩流動,似有眷眷留戀之意;枝頭的柳絮在風中越落越少,柳葉凝碧了;青青的、散發芳香的野草,綠滿平野川原,舉目萋萋,令人想起自己家鄉的晚春景色。這些景物都是詞人在異鄉野外行旅之中所見,暗暗觸動他心中的思鄉之情。
下闋轉入懷念居家妻兒的情境。他經過一個大戶家,院墻高筑,墻外看不見墻那邊的情景,但見墻里聳立的秋千架,有少女、少婦正在愉快地蕩著秋千,歡笑之聲傳到墻外;行人側耳諦聽,他家也有這樣的秋千場院吧,銀鈴般的笑聲多么象自己妻女歡愉的笑聲;他停步欲多聽一聽,可是墻里歡笑之人似乎不理解他的心情,丟下秋千漸漸地走遠了,笑聲漸漸地聽不見了,墻里一片靜悄悄。唉,我如此多情,她們全然不覺,真令人懊惱不已!作者安排這樣一個小小的情節,來反襯自己的思家心切,欲解煩惱反更煩惱,這是借景寫情的極高明之筆。有人評曰:“言墻里佳人之笑,本出于無心情,而墻外行人聞之,枉自多情,卻如被其撩撥矣。”(《詩詞語辭匯釋》卷五)說得極是。
傳說蘇軾被謫調惠州時,未帶家眷,僅有侍妾朝云隨行,一日命朝云歌此詞,朝云淚滿衣襟。說:“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春光日老,離家日遠,青年女子唱之,傷懷離情,更難自制吧。
上一篇:(宋)蘇軾《蝶戀花·簌簌無風花自墮》原文賞析
下一篇:(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原文賞析